浅析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李婷
[导读] 学生在进行学习中,兴趣能够发挥趋向性的心理导向作用,

        李婷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思镇茶蓝垌小学  广西 钦州 535016
        摘要:学生在进行学习中,兴趣能够发挥趋向性的心理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学习活动的倾向。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能够对其形成较强的内在驱动力,使其能够主动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感受学习魅力。语文属于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相比于城镇小学,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兴趣培养有所忽视,使得教学效率难以提升,这是亟需革新的教学观念。本文就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前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相比于城镇小学,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识较为薄弱。以新课改以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导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并能够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环节融入趣味化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形成学习兴趣。
一、利用现有资源创设生动化教学情境
        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角度来看,教师在进行语文授课中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该采用较为生动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语文知识的世界当中。相比于城镇小学,农村小学所处的地理位置为教师在进行某些内容讲解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有效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语文课程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讲解到《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其中提到了蒲公英、豌豆、豆荚以及苍耳这几种植物,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这是比较熟悉的植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这几种植物,将其带到课堂上,描述自己所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根据其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所描写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二、发挥游戏的载体作用营造趣味化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比较容易产生参与兴趣。以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兴趣作为目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游戏的载体作用为学生营造趣味化的课堂氛围[1]。一旦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讲解到《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连线”游戏。小鸡、小鸭子、小狗以及小马都是农村小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对其脚印的形状有所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制作这几种小动物的头饰,将其发给每个学生,并在黑板上画出枫叶、竹叶、月牙和梅花的图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教师说出“开始连线”的口号后,迅速根据自己头饰上的动物的脚印形状,站到相应的图案下,完成连线。比一比哪个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的完成游戏。游戏结束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语文知识
        很多农村小学生并没有形成语文学习兴趣的原因并不是其不喜欢这门课程,而是因为其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较为被动,难以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更多在课堂上主动探索语文知识的机会留给学生,由教师对其给予引导,使其能够以轻松的状态融入到语文学习活动当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其逐渐形成语文学习兴趣[2]。例如,教师讲解到《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在课堂上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组织学生在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的学生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即在组内讨论,如果小马站在河边的时候,你正好路过,听到小马与老牛和小松鼠的对话后,你会给出小马怎样的建议?不同的学生思考语文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在互相发言和讨论中,能够形成思维的互相启发,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当中,逐渐形成学习兴趣。学生合作学习完毕,由教师进行点拨。
四、立足教学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化课外活动
        以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目标,教师不仅应该抓住课堂上的合适时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开展丰富化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学习体验。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能够得到拓展,在提升其语文学习水平的同时,使学生逐渐形成语文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讲解到《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可以在完成课内授课后,为学生组织一个“故事表演比赛”,让学生自主组成表演小组,并选择一个成语故事,以表演的方式将故事内容呈现出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表演更加生动且有趣。又如,教师讲解到《“贝”的故事》这篇课文时,可以为学生组织小型的“汉字大会”,由教师给出一个偏旁部首,学生以接力的形式依次写出带有这个偏旁部首的汉字,比一比哪个学生能够写出更多正确的汉字。
五、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多维度语文课堂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项辅助工具在农村小学中得以普及。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为学生构建多维度语文课堂。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从而促进其形成学习兴趣[3]。例如,教师讲解到《找春天》这篇课文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呈现春天景色的图片,将课文中的文字直观呈现出来,并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春雨落下的音频,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融入到春天的气息当中。在这样的课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结论:综上所述,以培养农村小学生形成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以深入了解学生为前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创设生动化教学情境;发挥游戏的载体作用营造趣味化课堂氛围;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语文知识;立足教学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化课外活动;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多维度语文课堂。通过本文对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浅析,希望能为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煜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因材施教的意义及策略[J].广东蚕业,2019,53(09):118-119.
[2]曲红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04):74.
[3]安亚亚.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