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 李东霞
[导读] 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李东霞
        广东省中山市广大汇翠学校  528467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比较敏感,学习能力较强,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初级阶段,德育教育会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教师应当提高重视,尤其小学班主任应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的理念融合进日常教学中,让德育工作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作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引言
        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接受到的教育会对其未来的成长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方面作用巨大。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同时能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的人格更加完善。小学班主任在这一方面需要承担起责任,因为班主任和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接触最为紧密,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最为明显。
        1.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尤其在新课标推行之后,全社会对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更为看重,逐渐地,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待人接物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对是非的辨别能力更强。尤其在当今多元的社会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很难预测这些信息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也难以对学生获取多样信息的渠道进行把控,所以,教师只能在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上入手,让学生自身能够对更多不良信息形成抵抗力,能够通过自身严格的自律以及清醒的认识将不良信息的侵害降到最小。这正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另外,家庭也应当承担起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因为家长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作为学生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家长也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将德育教育贯彻到一点一滴中,这样学生的成长会更加全面。只有家校联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获得更健康的成长。
        2.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策略
        2.1让德育教育工作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作为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不是纯理论教育,而应当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不光能让学生掌握应用德育教育理论的方法,还能让学生产生对德育理论学习的兴趣。现实生活和德育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理论学习,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当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发现人们的不良行为,并结合德育教育理论给出正确的做法。教师应当注意,德育教育应当从小进行,只有让小学生打好扎实的思想品德基础,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待人接物,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


        2.2为学生做出表率
        身为班主任,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和品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而松懈对自身的管理和要求,就势必难以取得学生的信任,进而也就更无从谈起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而“身教”,却独具“四两拨千斤”之效,其旨在用自己的行为和品格去影响学生,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课堂上,每当学生用心思考时,教师不能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比如走出教室或看手机,而是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以便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扫清障碍。如此,通过大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不仅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还于潜移默化之中促使学生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从而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下,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没能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这使得学生自尊心受挫,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新时期,基于关爱教育开展学生教育引导,就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在生活中犯些小错误是正常现象。在对学生教育中,应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开展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是尊重关爱的,促使其积极主动的改进自身缺点,实现全面发展。譬如:班级学生在课间喜欢追逐打闹,这不仅影响了班级纪律,而且给学生的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然而每次追逐打闹的就只有几名较为活泼的学生,如果在班级学生面前集体批评他们,就会给学生自尊心造成较大伤害。基于此,在班里落实了自我检查制度,即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让学生通过写纸条的方式说明自己存在哪些问题,今后该怎样改进,而当学生改掉这些问题时,再在班会上进行表扬,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而且对其进行了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反省,并生出改正之心。
        2.4积极组织课外活动
        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课外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也应当适当通过课外活动,贯彻德育思想,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比如,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让学生和老人进行接触,为他们送去温暖,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思想认识,完善关爱他人的思想。再比如,班主任可以带领他们走访所在地的优秀榜样人物,通过近距离和他们接触,听榜样讲故事,培养自己的品德,健康成长,同时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课外活动完成之后,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书写感受,并将优秀的感受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以此来对每一名学生形成促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
        结束语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一点一滴塑造起来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在生活中的切实作用,并通过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几种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建议,希望对广大班主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姚锦爱.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5):124-125.
        [2]黄利军.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2.
        [3]程守民.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 华夏教师,2019(2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