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洋
天津市河西区实验求是学校
摘要:提问是有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并精心设计有效问题,开展有效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在实施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遵循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采用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掌握提问的技巧,抓住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课堂提问更有针对性,切中课堂的重难点和核心问题,这样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学数学;课堂提问
引言
课堂提问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其他阶段的教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其中包括教师设置问题对学生提问和学生产生质疑向教师提问。但是在高中实际数学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虽然设定了一些问题并向学生提问,提问的方式却不合理,学生甚至会对教师的提问产生恐惧心理。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用课堂提问对课堂教学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意义。首先,课堂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是十分高昂的,即使是在课堂上也会有许多学生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的现象,而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会更多的知识,课堂提问就是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来说,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是最集中的,提出问题会引起团体警觉,而这种团体警觉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因此,适当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待课堂教学。其次,课堂提问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既能够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不足的地方,查缺补漏,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提问可以说是师生之间双向学习的互通过程。此外,课堂提问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师生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教师的行为方式,学生才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向教师学习,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反之,师生之间如果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那么学习效果一定是不理想的。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
(一)提问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课堂上所有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对学习的激情。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关注,培养学生的互相竞争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使其感受到沉浸式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将提问所面向的学生做一个分析,面对成绩优异数学较好的学生时,问题可以问难一点,面对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时,可以问相对简单一点的问题,让他们找到自信心,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一定程度的兴趣。例如,对于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可以方程x+y=2那么已知x=1,y=?当问题提出时,可以用眼睛表情对学生持以肯定和鼓励的样子,使其感受到信心的增加,当学生正确回答完问题时,老师可以引导全班同学鼓掌,对其肯定与表扬。相反,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抛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而学生回答正确后会有一定的成就感,会让他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中越来越自信。
(二)在情景中提问,加深思考
函数在数学这门学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于函数的图象、性质以及应用需要初中生主动掌握这部分知识。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与函数相关的例子,班级成员可以将教材中学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当中。为了能够调动起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情,落实提问教学理念,教师们决定在班级中营造相应的学术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鼓励同学们思考,并能够主动配合老师,解决这类习题。
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函数图象及其规律。在应用函数时,可以通过实际的应用题完成具体的掌握工作。为了带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用身边常见的现象举例:班级中的某一个人以一定的速度在操场上跑步,思考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这是最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在这样的类似情境中,请同学们自行总结出关于正比例函数的关键点,并独立解决教材中的习题。通过在情景中提问,能够让同学们结合实际主动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趣味性提问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演变为趣味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给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并与学生的兴趣点切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内在价值。例如,在教授“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教师可以将之与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比较,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用手拉一拉,给他们直观感受。这样,每位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大家都想试一试,通过体验与感悟、讨论与总结,发现其中的结论。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如自行车、屋顶等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而学校门口用的电动门,在伸缩时利用的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参与其中,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四)在提问中展开探究式学习
开放性思维有利于同学们的综合发展,为了能够引导初中生形成开放性思维,教育工作者们决定在提问式授课中开展探究类教学,通过提出研究的课题,请同学们自行选择探究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最终解决教师在课题中设计的题目。在数学课上学生之间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不同的小组,并记录老师设计的问题,之后组内展开分工合作,教师在巡查的时候可以随机抽问小组成员,并请他们回答自己的探究思路,在这样的授课形式中不仅打开了初中生的学习思路,更锻炼了他们自主搜索相关资料的能力,教师在课题中设计的问题起到的作用是引导班级成员的思路,保证他们不偏离课题,在打开思路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五)发散性提问
数学学科是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一门学科,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入手,利用问题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产生联想,逐渐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索矩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设计这样的问题:平行四边形具有哪些性质呢?矩形是平行四边形吗?矩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样的几个问题开展探索活动,并为学生学习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四边形做好铺垫,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而随着学生教育阶段的提升,数学也变得越来越抽象化。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有效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设置问题与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来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裴裴.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探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66-168.
[2]蔡燕萍.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N].发展导报,2019-07-26(019).
[3]贾宏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9.
[4]胡珺.有关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1):146-147.
[5]薛旺.基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探究[J].才智,2018(2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