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0年17期   作者:张项英1 李驷佳2
[导读]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施工技术的发展,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越来越受重视,项目建设中,质量问题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
         张项英1  李驷佳2  
        1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100;   2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施工技术的发展,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越来越受重视,项目建设中,质量问题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因此,实际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应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为新时期建设企业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1质量管理的问题
        1.1制度问题
        1.1.1形式化。
        质量管理制度作为必备的控制体系要求,是各种经常检查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每个房建工程施工现场都会备有一套房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但是,这套制度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执行,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只是束之高阁以备检查之用,这里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常常是完工后补充各种制度所需的资料,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制度被架空,只是形式需要而非实际需要。
        1.1.2难落实
        房建工程现场施工制度落实难的原因较多,常见的主要原因包括资金不到位,从而造成对分包队伍的约束力低或者形成垫资施工、设立不合理的进度计划,造成制度执行过程中受到各种阻力而难以落实。
        1.2监督问题
        1.2.1监督制度缺失
        为了完成建设任务,施工单位往往仓促开工,相关制度多为常规磨合的约定俗成的概念,缺少制度性要求,作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常常依靠建设单位领导、监理等进行现场灵活掌握,施工单位内部缺少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文件。
        1.2.2监督制度难落实
        当前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和监督往往不及时,特别是缺少中间环节的质量监督,而有些隐蔽工程在后期又存在监督的盲区,从而造成监督效果较差。即使相关质量监督制度明确要求先验收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而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工期紧、领导不重视等各种原因,造成落实困难。
        1.3材料问题
        1.3.1材料入场合格检测不严。根据规定,建筑材料进场需要进行严格检测,合格后才能入场,而实际往往并未严格执行,结果出现房建工程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或者数量与所需不一致等问题。
        1.3.2材料使用不匹配
        在实际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人技术水平不足和技术交底不到位等原因,常常造成材料使用不匹配的问题发生。
        1.4人员问题
        1.4.1专业人员匮乏
        房建工程的实施过程,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甚至部分工程实现了模块化和自动化生产,但是,整个房建工程过程还是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资源来进行房建工程质量施工,特别是房建工程施工受到一次性和短期间的特点影响,多为临时性农民工,专业能力不足,流动性大,专业人员匮乏已成为制约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问题。
        1.4.2市场要求不统一。
        受不同房建工程施工工地要求的影响,各自对房建工程质量管理的理念不同,对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上的要求不够专业、不统一,对保障房建工程质量构成较大的隐患。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的施工困难较大,施工内容复杂,系统化较强。正因如此,在进行工程管理时,经营者将面临巨大难度和挑战,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整体。

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安全、质量、奖罚机制和责任执行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在这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所有的工作应严格遵循相关管理体系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做好了全面的管理,进而形成了一种责任制,将相关的责任实行到具体人头,使所有的工作者都能严格遵守自己的规定。
        2.2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
        提高工程设计的合理化程度。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工程设计才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先决条件,其亦是开展防治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工作时,相关设计单位需要详细准确的掌握建筑工程的实际规模与相关建筑情况,应该细致勘察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周围自然环境,应依据建设规格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科学分析与考虑工程建所涉及的地基工程、构件安装工程等。还应该提高建筑工程中各个工程项目间的协调程度,在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时,每一专业的设计者需要做好有效的交流工作,应在宏观上进行把握而且清楚知道设计规划设计的细节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国家对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出台的制度与规定,在进行设计工作时,施工技术设计必须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进行工程总体设计与规划时,应该科学分析与严格审核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与工程施工人员等,从而为工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提供一定保障。
        2.3提高建筑施工控制的监督力度
        若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杜绝质量管理通病的形成,理应持续巩固监督工作力度与建筑工程管理,应当在整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当中落实措施,对流程进行的各个施工环节水平加以相应的管理。在实施建筑工程的流程当中,若使整体管理工作效果得以保证,一定要运用具体的法律条例去监督。具体的管理者应当依靠法律政策等相关策略当作根本,针对建筑开展的整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展开高效且高标准的监管,确立起有效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充分地杜绝整个工程发生的通病。
        2.4做好人员的组织分配
        在建筑工程开展期间,管理人员是建筑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决定者和组织成员,在每个不同的工程环节中,必须通过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对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质量管理体制,明确对各阶段工作人员责任的划分,明确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权利进行明确,不断增强工程施工者的建设责任。可邀请施工界专家对施工者进行强化技能,保证施工者在施工中可按照正确的施工标准进行,防止发生不良人为性问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好影响。
        2.5控制建筑材料施工流程
        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控制建筑材料的施工过程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必然选择。采购者要具有高超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会识别网络信息的真假,能够找出有效供货的厂家信息;采购者应具备良好的质量检验能力。采购者在购买建材时,要对建材进行质量检验,在符合建材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再与建材商签订购买合同;当建筑材料到达建筑地点时,工作人员应对材料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在出厂和运输期间建材的质量完好;不能因长期选择固定建筑供应商或运输队,疏忽了质量检验工作标准,避免因过失错误而影响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
        2.6完善质检流程,规划质检细则
        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具体施工者一定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机械设备和材料的安全,这就需要建筑工程的合理、高效地实施质量检查制度。在开展质量检查环节中,应对工程建设使用的有关材料存储、物流环节、采购环节、机械设备性能等工作流程进行监管,以便实现工作。在采购建筑材料环节中,应最大程度地考虑到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要求对使用性价比较高的材料进行筛选。在工程施工设备的采购配置阶段,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实施质量检验,一定要经过权威的机械质量鉴定,才能真正地将其转送到施工单位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内容多、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等特征,因此每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带来质量隐患,这就导致了工程施工管理难度的增大。为此,除需要健全相关管理体系外,还需要强化企业管理制度外,还要强化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加大先进科学技术、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的应用,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永鹏.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2):163-164.
        [2]周江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184-185.
        [3]李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26):7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