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发展下如何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范小芳
[导读] 阅读一直以来是英语学科的重点组成部分,
        范小芳
        广东省清远市城东中学 广东省 清远市 511500
        摘要:阅读一直以来是英语学科的重点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沟通技巧的关键平台,所以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从实际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来看,英语阅读更侧重词汇和语法的指导,而很少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单薄,思考空间受限,根本上无法具备好的英语综合素养。基于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围绕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行设计,使阅读教学更具有实效性,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逻辑框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学生;思维发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发展属于认知性活动过程,是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走向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决定着学生个人的英语素养。所以在现代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步受到关注,教师需要基础学生思维的发展来设计阅读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要通过多种知识场景和训练的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视角,以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框架,从而在英语学习中得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构筑多元阅读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学生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概念、场景以及应用实践的过程,所以教师需要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从而展开针对性的设计。初期阶段,学生接触新知识需要有自觉思考的动力,即主动思维意识,以此才能更好地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英语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教学内容创设多元且丰富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会有阶梯式的表现,那么在情景的构建中要有一定的过渡设计,帮助学生从思维意识出发,不断地进行提升,随着阅读知识的拓展和难度的增加来升华思维,使思维得到强化[1]。首先,教师要根据初中阅读教材内容来搜集、整合相关信息,明确情景主题和类型,并对情景划分类型,确保所要构建的情景能够具备针对性、生动性以及启发性,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相匹配。其次,设置的教学情境要相互关联,紧扣阅读内容。特别要引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以借助学生在生活已具备的思维意识来探索知识,唤醒学习的兴趣。然后借助情景的启发和信息的分析来理解阅读,一步步明晰主题和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在多元的情景突破阅读难点,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
        以“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内容为例,其主题为问路和指路,贯穿了交通标志、交通规则以及交通设施等多种常识性知识,最终要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掌握“问路”的功能用语,并树立遵守交通法规的思维意识。首先,教师要以学生具备的生活化经验来激发英语思考意识,创设生活场景,运用动态的视频呈现具有交通规则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脑海中初步确立阅读方向;其次,引入地图情景,然后通过师生对话来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带着思考意识来学习问路和指路的英语表达方式。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要设计不断转换的情景,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阅读中的关键语句和表达方式。比如在建筑物地理位置的英语表达方法上,教师同样要设计相对应的地图,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情景中根据表示方法的介词以及介词短语来表达,构建完整的英语思维体系。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还需要设计学生身边真实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中对话联系,将阅读中学习的内容有效应用,获取思维上的自信心。
二、设置阅读驱动任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验证,即要通过实践的过程进行优化,使思维能力得到强化。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度很强,更乐于表现自我,探究的过程更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而且亲身经历、突破知识的过程可以让他们收获成就感,乐于沉浸在英语阅读的学习中。基于此,教师需要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围绕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结合教材内容来设计阅读学习任务,使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并在分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英语语言的规律和阅读理解的技巧,构建成熟的阅读思维逻辑,体验思维成长的乐趣[2]。具体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要以课文内容作为探究学习的关键。教师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场景图或者是小故事,指导学生预测阅读主题。

学生在场景和问题的刺激下会主动进行思考,积极地阅读内容,进而来验证个人思考的结果,从中明确阅读的目标。其次,为学生教授规范性的阅读思考方法,在略读的基础明确主旨大意,验证初期个人的猜测。然后进行具体细节的理解,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设计合适的问题任务进行探究,辅助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寻找重点细节,以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沟通来解决任务[3]。最后,教师要以学生思维发展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来设计探究任务,使学生能够明确行文逻辑结构,在脑海中构建清晰的脉络。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表格,由学生填写关键性知识,以完整地呈现阅读中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核心思想。
        以“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内容为例,首先,在阅读复习环节即设计师生问答的探究活动,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在脑海中调动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以为接下来内容的理解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呈现趣味性的图片,其中涉及到表示学科和星期的内容,并相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测本文的主题。学生就此进行思考,并与同伴交流沟通,确定个人猜测的结果。然后进行阅读,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解文章具体讲述的内容[4]。当学生明确阅读主题后,则引导学生对思维进行细化,设定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进行探究,即探索有关星期、科目的特殊疑问句,让学生了解规范性的使用方法,完整地掌握表述的技巧。其中可以实行小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展开链式回答,以巩固特殊疑问句的使用,并有效发展个人的英语思考能力。
三、拓展阅读教学深度,发展学生的思维体系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学生思维的引导主要侧重在内容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应用思维的发展。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融会贯通,在不同的场景中难以灵活应用知识,英语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所以学生思维发展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要强调知识的联动和迁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信息进行思考,同时深化阅读主题,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来应用。比如将阅读和写作联动,指导学生应用阅读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写作,以强化个人的写作水平。具体实践中,首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找出目标词汇、词组以及重要的语法从句,并对此进行特别的理解和记忆。其次,借助表格、图片、思维导图以及关键词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对课文进行复述,既掌握阅读的主题,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设计具体的语言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为学生设计添加结尾的联系活动,使学生结合上下文来思考,锻炼个人的语言组织力。最后,指导学生基于文本阅读展开写作训练,充分应用课堂中的知识,以实现思维上的提升和能力上的强化[5]。
        以“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内容为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单词“birthday”形成准确的理解,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前调查学生的生日,活跃课堂氛围,并借助《Happy Birthday》这首歌引出生词birthday,以此引导学生进步一探索阅读内容。那么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了解月份、年份的表达方法,以充实个人的英语视野。在确定关键词和语法要点的基础上,则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深化,以生日作为核心词展开写作活动,以此来强化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能力。
结语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现代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的内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思维发展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在已具备英语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情况下,更易于理解新知。但他们的思考并不成熟,较为单薄,因此全面掌握阅读内容,并应用知识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进而通过多样情景来辅助学生思考,强化思维的体验感。并结合探究式教学任务和阅读练习的拓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应用思维,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提升英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花群, 吴思廉.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以一节阅读教学公开课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 000(005):57-59.
[2] 姚烨琼. 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J]. 新课程导学, 2018, 000(003):88-89.
[3] 宋洁琳. 着眼于思维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 基础外语教育, 2018(4):56-62.
[4] 曾凡明.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J]. 情感读本, 2018, 000(026):125-125.
[5] 王得娟.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探究[J]. 校园英语, 2019(13):176-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