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引导自学法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韦斐燕
[导读] 引导自学法强调“引导”和“自学”这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它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恰当点拨下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活动,以此来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

广西贵港大将国际学校  韦斐燕  537100

摘要:引导自学法强调“引导”和“自学”这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它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恰当点拨下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活动,以此来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不难理解,这是一种与传统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活动的缺陷,为此,教师应该对引导自学法的概念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合理地将其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应用 引导自学法 策略研究
        引言
        “引导自学法”是新颖的教学方式,主要强调要转变原有的“知识理论型”教学方式,以新颖的引导式教学为主,让学生能够在独立或者半独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该教学法对于推动高中化学教学创新与变革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引导自学法”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其中教师引导,即教学内容引导、教学目标指明等;学生自主学习即通过自学解决学习难题,巩固与强化知识内容等。“引导自学法”的有效应用需要建立在教师全面了解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学习基础之上,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点燃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做好教学设计
        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让学生最终实现巩固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掌握化学学习规律。教师的化学教学设计要突破传统,对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要分散化排列,这种创新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粗盐提纯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设计一个粗盐提纯的方案,然后利用相应的化学仪器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巩固粗盐提纯的知识,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验结束后,教师通过各项试验评价,指出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生针对性地解决相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要善于搭建化学学习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认识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单纯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具有更高的挑战性。高中阶段的知识是比较多的,这些内容内在的联系性也比较强,所以教师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高中化学教师也要在问题情境的搭建过程中更多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梳理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动力。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探索以及知识的积累,那么他们就能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联系在一起。所以,知识本身就更能够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复杂且抽象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将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化学的奥妙。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实验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相应完善的平台,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萃取”是高中阶段一种重要的化学研究手段,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碘的萃取”实验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萃取的原理与条件。首先,笔者简单介绍了本次实验活动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然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本次实验所需的药品与仪器;接着,为了充分突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笔者组织学生自主思考和设计了基本的实验步骤,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记录。在总结实验结论时,笔者要求各小组分别阐述了各自的实验情况,并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存在的分歧之处进行了交流讨论;最终,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萃取技术的操作能力,并使学生较为准确地了解了萃取的原理。由此可见,高中化学的引导自学中,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实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四、设立讨论环节
        讨论是一个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并求同存异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在高中化学课堂当中设立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在课堂当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方面的沟通与探讨。让学生在这一环节当中取长补短,在讨论当中借鉴其他同学的经验与看法,并与组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思考。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快速的提升,通过听取其他人的经验让自己得到学习与进步,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在化学课堂当中的学习得以全面发展与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导自学法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地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以此来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禾.“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08):143-144.
[2]刘森龙.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23.
[3]陈志刚.“引导自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2003(Z1):28-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