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在脑卒中患者门诊康复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潘乐
[导读] 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在脑卒中患者门诊康复中的运用效果。


潘乐??
(扬州市广陵区中医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在脑卒中患者门诊康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我们把在我们医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从中抽取了15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14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ADL评分。结果:无论是在生活质量评分还是治疗效率上,传统的门诊康复疗法中加上中医针灸法治疗脑卒中的患者都比不采用针灸疗法的患者好很多,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门诊康复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循环系统,减少后遗症。
【关键词】中医针灸;脑卒中;门诊康复
  脑卒中发病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患者家属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物力放在照料患者的事情上,给家庭带来沉重压力[1]。据有关数据研究显示,脑卒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肿瘤,是我国人口死亡因素中排行的第一的致死病因[2]。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会严重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减少后遗症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有文献研究表示针对脑卒中可以将门诊康复疗法和中医针灸融合起来,这样能够加速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后遗症[3]。本文选取168例门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探讨中医针灸在脑卒中患者门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报告结果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我们医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从中抽取了16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在门诊康复中采取对照治疗方式,该方法由专业的医生团队,对患者开展全方位的药物、心理、物理、肢体功能恢复、语言恢复、饮食控制以及健康教育。从这几方面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运动机能康复计划主要开展肢体牵引、肌肉强力锻炼、关节活动训练等康复治疗活动[4]。针对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训练,急性期以吞咽功能和发音训练为核心,然后做语言功能测试,了解患者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障碍程度,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指导[5]。
  联合组门诊康复疗法联合中医针灸疗法,门诊康复疗法同对照组。本次门诊收治的患者为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目的是治疗后遗症期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对症选取穴位。针对头晕、头痛、视力下降的患者,可选择百会、风池。针对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哑门、廉泉两个穴位;针对恶心呕吐的患者可选取地仓、下关、迎香、承浆四个穴位;针对四肢麻木无力或偏瘫的患者可选择手三里、曲池、四渎三个穴位。采用针灸介入时,采用捻转手法做针灸,1次/d,连续治疗14天[6]。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自理能力采用ADL量表,治疗效果分显效、好转、无效三个级别。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研究结果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发病主要是因颅脑血管血栓阻塞或者破裂导致,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身体功能障碍,比如言语功能障碍、视力模糊、行走困难,患病后会大大增加患者家庭负担[7]。随着临床康复治疗方法的创新和发展,针对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也有了新的方法,针对脑卒中康复治疗发展为以运动康复结合中医针灸疗法的研究文献越来越多[8]。脑卒中后虽说上、下肢体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但是由于人体双臂是精密而复杂功能系统,所以在皮质运动区所占的范围更大,往往脑出血或脑梗死的病灶更加靠近对上肢运动功能调控的皮质运动区,且临床实验表明,颅脑神经元细胞在受损之后不会再生,因而在功能康复难度上上肢相对要大于下肢[9]。研究报道,30%~36%脑卒中患者无法通过偏瘫上肢进行日常饮食、穿脱衣、洗漱等生活活动,但是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和提升有着重要意义[10]。虽说脑细胞在死亡后不会再生,但是未损伤周围神经元会发挥良好的代偿效用。中医认为脑卒中是由于人脑出现气滞血瘀、脉络虚阻所致,加上平时过度劳累、情绪失控,进而导致气血上涌,引发脑溢血[11]。中医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穴位优化血液循环,调节血清脂质代谢系统,对于增强患者脑部微循环功能效果显著。换言之,神经是具备一定的可塑性,而经过系统、针对、全面的康复运动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可塑作用,而中医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穴位促进人体周身的血液循环,尤其是针对出现肢体麻木的患者开展定制化的针灸治疗,加速患者预后康复[12]。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ADL评分与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本次实验对联合组患者采取对照门诊康复疗法联合中医针灸疗法,产生良好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采取针对性的早期门诊康复治疗。针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门诊康复治疗中引入运动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影响中枢神经,通过按摩、主动和被动的四肢锻炼,加速患者四肢肌肉力量的恢复,激发患者四肢关节和肌肉活性。
  (2)内科中医针灸治疗的作用。中医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是实用和可行的,但是中医和西医在处理脑卒中这个问题时要避免一些矛盾。中医强调治疗脑卒中引发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中医针灸引发的不良反应几乎没有,是安全有效的。西医强调对脑卒中后引发的炎症进行对症治疗,但是西医会让患者有一些不良反应,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针对脑卒中疾病给予中医针灸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中医辩证思维将整体观念有意识地应用到每一位患者身上,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差异化的中医针灸方案,将针灸、推拿治疗与康复治疗紧密结合,从而实现“1+1>2”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中医针灸门诊康复治疗方式,改善患者脑内微循环系统,加速患者预后,减少后遗症。
参考文献
[1]吉明哲. 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4):162+164.
[2]Ferrari J, Knoflach M, Kiechl S, etc. Early clinical worsening in patients with TIA or minor stroke: the Austrian Stroke Unit Registry [J]. Neurology, 2010, 74(2): 136-141
[3]Kakuda W, Abo M, Kobayashi K, et al.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low-frequency r TMS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with levodopa administration: an intensiveneurorehabilitative approach for upper limb hemiparesis after strok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7, 121(7):373-378.
[4]Kuijk AA, Pasman jw, Geurts AC,et a 1.How salient is the silent period?The role of the silent period in the prognosis of upper extremity motor recovery after severe stroke[J].J Clin Neurophysiol,2015,22(1) :10一24.
[5]Thanvi B, Treadwell S, Robinson T.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 predictors,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J].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 2018,84(994) : 412-417.
[6] Takeuchi N, Tada T, Toshima M, et al.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ver bilateral hemispheres enhances motor function and training effect of paretic hand in patients after stroke. [J].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Uems European Board of Physical&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9, 41(13):1049-1059.
[7]张宝,王雪梅. 减重步行训练联合中医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2):258-260.
[8]Kuijk AA, Pasman jw, Geurts AC,et a 1.How salient is the silent period?The role
of the silent period in the prognosis of upper extremity motor recovery after severe
stroke[J].J Clin Neurophysiol,2015,22(1) :10一24.
[9]Kim Y H, You S H, Ko M H, et al.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induced corticomotor excitability and associated motor skill acquisition in
chronic stroke.[J]. Stroke, 2016, 37(6):1471一1476.
[10]Kakuda W, Abo M, Kobayashi K, et al.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low-frequency
rTMS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with levodopa administration: an intensive
neurorehabilitative approach for upper limb hemiparesis after strok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8, 121(7):373-378.
[11]单记永. 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6):198-199.
[12]张军,郑武熙.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3):155-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