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叙
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000
摘要:使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有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导致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上缺乏学习效率。因此,中职的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化的授课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字: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生活化;
一、引言
中职学生相对来说,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牢固,而且学校的关注点主要在学生的专业课上。因此,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存在随意的态度去学习。分层模式是新型的教学策略,在分层模式下生活化的策略,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将数学和生活相联系,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以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下生活化策略为主要内容,分析了目前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古板,学生积极性不高
很多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认为学生的基础能力较差,所以进步的空间不大。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没有用心的准备,在课上全依照着自己的经验进行授课。而且在课上也是主要讲解的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不是依照学生心理特点,创建更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并不利于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其次,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将课上有限的时间过多的留给学生学习,想让学生惊醒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准确的教学目标,将数学课堂转变成了学生的自习课,导致很少有学生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很难有所提升。
(二)分层教学的应用较少
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在于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的疑惑。但在目前的课堂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积极地探究对学生更有利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完全没有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方式为基准,只是将数学课当做任务进行授课。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可能还没有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学生的基础能力会越来越差,旧知识都没有巩固。使得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消极心理逐渐加重,对新知识接受的能力也会有所降低。因此,教师如果以没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去拓展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步的下降,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中职数学分层式教学模式下生活化策略
(一)让数学生活化
1.1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中职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以实际的案例展开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数学的学习回归到实际的生活中,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意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排列组合”内容时,可以利用“双色球”来进行教学,从双色球的来源,以及排列组合在其中的运用来讲解,提升学生随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2 从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
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背景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更为生动的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从抽象生硬的公式中走出来,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和价值,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学基础模块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在课上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双杠、铁轨、比萨斜塔等图片,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引出斜率的概念。通过图片的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在讲解集合时,可以为学生讲解生活相关的案例。如:地球一共有7个大洲,构成了一个集合;学生学习了不同的学科,分别有数学、语文、英语等,而数学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教师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引入,向学生提问,引发学生讨论集合构成的元素以及特点。包括集合元素具有互异性、集合元素具有无序性等。教师通过实际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实际生活中,探讨数学意义
在中职教学中,生活化数学问题能够打破传统数学课堂带来的生硬感,创建更为探究性、积极性的氛围。教师可以在数学问题中穿插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实践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的意义出发。如:求解一次函数和之间的交点,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例题。小明站在同桌小红两米处,两个人同时相对行走,保持速度1m/s,问两个人在什么地点能相遇?实际上交点的问题就是相遇的问题,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你的思考。小明和小红在面对面以1m/s行走,即可在1秒这一时间点相遇,与起始位置相差1m。使得函数问题生活化,将负责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趣味性生活化例题
在数学学习中,习题的练习时重要的学习途径。习题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为使学生能够达到这一学习目标,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可以在练习题中穿插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元素,以此来吸引学生对做练习题的兴趣。如:在练习题中穿插新闻事件、趣闻轶事,生活经验等方面元素;在练习中加入学生熟悉的人或事,以趣味性的元素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发挥自主性、自觉性进行数学学习。
其次,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小组之间的组员进行相互之间的出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竞争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教师有效的运用生活化的策略来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基准,运用有效的方式,来增加数学课堂的活力。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怡园.浅析中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路径[J].才智,2020(17):58.
[2]刘春梅.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2):159-160.
[3]楼莺. 生活化思想在中职数学课堂上的应用[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79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