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产教融合”的实践策略研究论述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史庆国
[导读] 为了实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开始要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途径。
        史庆国  
        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52400
        摘要:为了实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开始要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途径。通过《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课题的研究,产教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着眼于产教融合的发展目标及轨迹,主动寻求针对性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职“产教融合”;实践策略;研究论述
        一、引言
        结合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分析可以看出,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产教融合作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明确自身的发展特色,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更好的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准。其中产教融合以生产和教育之间的融合为依据,通过这种形式来为国家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基础和支撑。
        二、中职产教融合的实践现状
        中职产教融合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向和新理念,能够进一步的体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及优势。学校需要关注生产要素的分析,了解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来推进国家综合软实力的提升。但是,有的中职院校对产教融合的理解不够深刻,忽略了对这一教育理念的全面剖析。因此,最终的教育教学行为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及偏差。
        首先,学校没有主动渗透文物教育。育人氛围还不够深刻,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很少有学校能够主动地将企业文化精髓与学校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融为一体。学科教学的理论性和政策性较差,难以更好地体现理论对指导实践的价值。目前的教育实践以成功经验的借鉴为依据,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文化知识融入较少。无法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的进一步突破及创新。
        其次,学校没有在校企合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难以真正的实现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够科学,同时缺乏一定的时代价值。难以充分体现标准接轨和设施同步,实质的技能讲解工作、实践工作与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发展不相匹配。
        最后,学校没有严格按照企业访问的实质需求构建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没有将这一工作作为核心工作,积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要求。难以更好的体现模块化课程结构的指导作用。
        三、中职产教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渗透文化,营造育人的氛围
        与知识育人和实践育人相比,文化育人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也是现代化育人模式中的最高境界。中等职业教育也需要坚持这一核心理念,关注与企业在思想、知识和技能上的交流。以文化育人作为重要的桥梁,确保企业文化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完美融合。这一点能够为校企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中职教育的教育环节和要求比较复杂,其中产业文化精髓的提炼以及学校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非常重要。两者之间的融合有益于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树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因此,中职院校需要主动加大对产业文化教育工作的投入及支持力度。深入分析新形势之下的新课题新内容和新要求,了解新课题之中的政策性和理论性。明确科研工作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作为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另外,实事求是的教育原则也非常重要。

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始终坚持中国的教育国情,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主动丰富职业教育的内容。拓宽该教育板块的领域和层次,在进一步突破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改进。
        (二)校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中职教育需要以培养一技之长的人才为重点,了解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专业成长。其中,工作区域专业建设需要实现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完美匹配,产教融合符合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改革要求。为了顺利实现校企共同发展,中职学校可以主动与社会各界保持联系,积极聘请优秀的行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者。通过设备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体现专业教育与工厂生产的同步进行。其中,教学工厂的开展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学校需要将标准接轨、设施同步、理念超前、技能适配相结合。确保某企业生产环境与教学环境之间的紧密互动,实现两者之间的全面合作。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的生产装备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学校可以主动邀请企业专家指导学校的工作。在学校成立生产工厂,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上高效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这一点对学校及企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为校企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渠道支持,实现优质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三)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完善课程体系
        中职教育需要始终保持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以及全面配合。其中,中职教育在企业中的调研工作不容忽略。学校需要根据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理念,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需求之间的完美契合。本地企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分析是第一步,中职学校需要了解专业配置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吻合度。关注前期的深入调研工作,了解重要的信息资料。以此作为有效的理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还需要以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及培养作为核心任务及目标,在创新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不同的培训主体。技术培训能够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学校需要结合企业岗位生产的实质需求,明确不同的工作流程设置与之对应的专业课程。以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和体系为重点,充分彰显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性以及时代价值。基本素质与能力培养板块是核心,这一板块能够帮助学生在打下良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上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
        (四)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需要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了解与职业教育专业相对应的工作项目。以此作为核心教学任务,真正的构建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严格按照各个项目的运作要求,通过对项目场景以及主题岗位之间的分析,积极体现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完善分层教学体系。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职学校还需要以信息化教学为依据,不断实现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全面融合。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多发展自我的途径和机会,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结语
        为了充分体现产教融合的重要作用,学校需要坚持文化育人的大方向。了解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实质需求,根据企业岗位的工作要求以及技能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及改革,坚持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确保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参考文献
        [1]施捷.产教融合中职服装专业"大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实施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20,No.444(12):69-73.
        [2]徐秀燕.中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究与实践[J].经济管理文摘,2020,No.746(08):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