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芸
福建省连城县朋口中心小学 366211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为了能在之后初中、高中的数学学习中轻松学好数学,需要小学生打好基础,学好小学数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教学设计与小学生特性结合起来,创新教学理念,了解学生需求,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好数学,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理念
一、引言
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创新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但在当下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师照着教科书进行讲课,而不考虑学生需求的现象,教学成效不尽人意。所以,教师不应该再按照陈旧老化的教学观念进行授课,应将重点放到学生身上,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打造高效多彩课堂。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的方法过于固化
由于小学生天真烂漫,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有教师生硬式地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授课,不顾及小学生当下的感受。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节省上课时间,面对学生课上提出的问题,采取不理会的态度,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这不仅会打击学生日后求知的欲望,还会让学生对数学课上的所讲内容失去兴趣,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互动,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沉闷,教学质量就会差强人意。
(二)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
经过对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实践,合作学习带来的诸多好处日渐凸显。通过学生互相合作学习,发表个人看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与探究,让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但由于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任务理解存在偏差,未组织学生对小组内观点进行总结性概括,没有将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再者,在讨论时,还会出现成绩差的学生不参与讨论,只是成绩好的学生在表达看法的现象。虽然表面上课堂氛围被活跃起来了,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从中受益。
(三)忽视课堂小结重要性
课堂小结,是指教师在讲授完新知识之后,在下课之前,对课上所讲重点知识点进行回顾与梳理,为学生巩固知识点,加深学生记忆。但对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观察时发现,课堂小结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教师不懂得怎样将课堂小结时间正确利用起来。除此之外,在课堂小结时,学生也不知道应该提出什么具体问题,对小结的理解程度远远不够。导致课堂小结带来的影响有限,难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开发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提前认真备课。授课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该耐心解答,不要以“这是书中规定的”来回答学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课上多提问,这样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通过动脑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比如:在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中,教师指明“0”不属于分数,当学生提问为什么“0”不属于分数时,教师要先回答完学生的问题,再继续授课。教师要告诉学生,因为“0”属于自然数,自然数又被归类到整数里边,所以推导出“0”属于整数这一结论。教师当下解决学生的疑问,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融入接下来的课程当中,活跃课堂氛围。
(二)让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当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观察每个小组讨论情况和每个学生的表现。如果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存在不正确的做法,教师要及时提醒,让学生及时更正;发现有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要适当进行表扬,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讨论快结束时,教师还应提醒学生要将组内讨论结果进行汇总整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整理归纳的习惯。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安排小组内共同讨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讨论结束之后,需要一位学生总结小组内每个学生的观点。不仅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讨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教师要重视课堂小结,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课堂小结一般时间较短,在教学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同时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回顾新知识的习惯。如果知识点内容较多,教师还要增加课堂小结的次数,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学中,教师讲授完这一课程内容之后,请学生来回答:“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单位之间是怎样转换的?”学生通过对长度单位的复述,加深了脑海中的记忆,巩固了当堂课所学知识。
四、结语
综合而言,经过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以及小学教师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教学现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还需要小学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转变教学理念,让合作学习和课堂小结变得更高效,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辉.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44):34-35.
[2]王洛吉.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