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倡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 362246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标准,也是学生通过学习以后应该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的一种明确表述。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综合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研究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前必须做的工作,我们应在全面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找出相对应的内容标准,这是设计本课时教学目标的依据。(2)深入研究教材。教材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研读教材,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考虑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紧贴教材内容,用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具体的学习要求。(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前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目标过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目标过低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制订教学目标必须同时兼顾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这三者,只有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才能制订出科学、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2.简化分解新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
分解是把新课程标准中统一的、笼统的目标细化为具体、明确、可评价的教学目标。例如,《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新课标苏教版《化学》第一册专题2第一单元)教学目标可设计为:(1)教学立意、课程目标。认识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方法。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或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等核心要素。(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了解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铜)非金属(如碳、氧)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能初步预测同类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学生了解化学实验是认识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初步了解变量控制实验方法。(3)目标达成。1、通过探究铝的性质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步骤,能提出化学探究问题,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和假设,能依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和推断,以此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2、通过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掌握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初步学会探究反应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检测??
检测的方法包括:提问、作业、测验、考试和与学生平时的交谈等。
1.通过提问检测????
美国教育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所以,提问检测被教师在课堂中广泛使用,是最直接的检测手段。目前的大部分高中生出现了发言的心理障碍,上课怕被提问更不肯举手,这是集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对学生心理作用的结果,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检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变化,作出适当的应对策略。首先,教师应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多给一些赞许,满足学生成功后得到认可的需求,也为大部分学生树立表率。其次,教师还应重视提问的形式,把握提问的时机。形式上个人回答和集体回答、个人板演和集体练习相结合。对较简单的识记类知识点,一般采用特指或泛指方式由个体回答,对应用性知识可采用一人主答、多人补充,以求全面恰当的答案。对于某些拓展性知识,虽然难度较大,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开阔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加以诱导和暗示,使学生少走弯路。在这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能及时通过信息反馈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的过程。?
2.课内外作业和测验的检测????
课堂提问虽说能直接、真实反映学生掌握的情况,但毕竟不能全面反应所有学生的情况,所以平时的作业和测验能弥补提问的不足。作业和测验的优点就是详细、全面,不仅能反映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反映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所以,教师既要重视课堂提问的信息反馈,又要重视作业和测验的情况反馈。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教师应记录二个数据:一是每小题的错误率,主要统计每题做错人数和典型错误类型。在复习和讲评时做到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错误率较高和出现典型错误的题上,这样既节省时间又照顾到大多数,不至于使大部分学生陪少数人重复一些简单的知识,提高了效率。二是记录错误较高(学习困难)的学生名单。对错误较多的学生,主要采用面对面辅导为主,这样既能顾及少数学困生的利益,又能培养师生感情。????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以及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还要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测试。只有这样,才能踏踏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黄裕文.例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确立与有效达成[J].化学教与学,2012(8).
[2]周千红,魏巍.基于学习目标达成的化学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