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南飞
高州市榭村小学 广东 茂名525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往的小学数学只专注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革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心也从应试技巧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小学阶段数学主要内容是以运算为主。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小学数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重点在于提升学生计算的速率和准确率。这同样也是教师迫于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计算能力;培养
前言:
数学本身是一种注重理性思维的学科。数学可以说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数学促进了人的推理、想象、抽象、创造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计算是数学最为基础的能力,同样也是教学对学生提出的最基础要求。对于处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计算能力是必须要求掌握的,这同样也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为此,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并制定好教学计划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夯实学习基础
对于处在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但是为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速率以及准确性,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对于计算兴趣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教学手段提升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很难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所在。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小学生感知外界事物完全凭借喜好。兴趣作为该阶段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教师必须认真看待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变式计算的方法解决单一的计算题型。教师可以采用计算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等题型来训练和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计算题的形式并不单一,从而引发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喜爱。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具象化,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在自身的生活当中。教师尝试着将计算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计算的学习兴趣[1]。
例如:以应用题的方式呈现计算题型。应用题的设计可以贴近现实。也便于学生从中找出解题的乐趣。问题为:甲地和乙地相隔2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驶,到达乙地之后,这辆汽车又从乙地开往甲地。这个过程这辆汽车以每小时54千米的速度行驶。
问这辆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利用这个贴近生活实例的问题来呈现计算题会让学生感到一种亲切感,不会从内心抵触计算题,而是想急于寻找这道题目的答案。应用题并不单单考验的学生计算能力,同时也考验了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词和理清各个数量之间关系的能力。具体的解题思路为往返路程是单程路程的两倍。题目需要对往返的平均速度进行计算,也就是用往返的总路程除以往返两地所花费的时间。即列式计算为200x2+(200:-45+200+54)一49.09(千米每小时),得出其平均速度为49千米每小时[2]。
二、强化基础训练,提高计算强度
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力不强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数学计算的角度去看,数学计算的过程需要计算着保持严谨的态度,并且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以防止计算出现失误。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并不喜欢做复杂的计算题,而在高年级阶段复杂的计算题又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为此,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尽可能的提升计算的准确性。而这一切都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切入点,以确保教学具有针对性。
例如:计算训练需要结合基础的加减乘除以及各种运算法则来对学生进行训练。由于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学生对于计算的掌握程度也不相同。对于计算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连乘和连除这类简单的练习题,先帮助其熟悉运算规则。出题的类型往往为80÷4?75×4=?等类似的题目。之后循序渐进设置86×1/21-1÷21×100+9÷21=?这种复杂的计算题目,以便更好的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计算能力
做计算题比较考验计算者的心境。太过浮躁和太过马虎都会导致计算错误。在现实生活当中学生往往会因大意失分。如:抄错题目、看错符号、用错公式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计算时要养成检查和演算的好习惯。务必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好习惯。
例如:学生在乘除运算当中会搞错运算顺序。一般的口诀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用括号先算括号内的。但是正因为失误才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的。在26×(15-4)÷15-3=?这个题目若是不注意小括号搞错运算顺序就会算错结果。
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要从兴趣、基础和习惯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华.浅谈在小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新课程·上旬,2018,(1):186-187.
[2]鲜忠明.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