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 江华
[导读] 我国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 中职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江华
        重庆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摘  要:我国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 中职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新的形势和要求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工作普遍存在主业不够突出,中心不够聚焦,力量不够集中,成效不够明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面对这些问题,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探索有利于学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和机制, 落实“三转”责任, 聚焦主业, 提高监督执纪问责履职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中职学校;纪检监察;有效性探究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投入的不断加大,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纪检监察工作在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根据党章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提出的工作要求,找准职责定位, 明确主责主业对学校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聚焦工作重点, 贯彻落实好“三转”工作,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的提升,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履职的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学生数量增加, 中等职业学校规模扩大, 国家给予的办学资金投入多, 很多中职学校校区改建扩建, 重建新校区, 建设项目多, 资金使用数额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也直接面对学生奖学金、困难学生助学金的审核、发放工作等相关问题。这些因素容易诱发腐败,而中职学校的管理仍然存在部门职责范围不明确,工作流程不规范, 廉政建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面临着巨大的廉政风险挑战。
(一)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履职的有利条件
        领导重视程度方面。领导高度重视程度与纪检监察部门职能的发挥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也高度重视和支持。学校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校长履行“一岗双责”,学校主要领导越来越重视党风廉政建设, 大力支持纪检监察工作。近年来, 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的职能管理部门, 特别是党办、行办、人事、财务、后勤、招生、就业、项目办公室、学管等涉及人、财、物的重要部门,校级领导都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
        党纪制度保障方面。国家各个层面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对中职学校的纪检监察工作极为有利,社会各界对反腐的意识和支持度普遍提高, 纪检监察部门的履职行为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也获得了更多的履职资源。 一些重要法规文件的出台不断强调和明确了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范围、权限和管理体制, 并强化了其地位。国家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廉洁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试行) 》等一系列党纪法规, 这些文件的颁布实施加强了纪委班子和队伍建设, 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文件, 纪检监察部门的履职行为有了坚实可靠的制度基础。
(二)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亟待提高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和行政为主的纵向管理体系存在权力化倾向。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 由于核编少,工作人员少, 往往一人多岗。主要领导仍受多年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的影响, 对落实中央“三转”精神理解不透或打折扣,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纪委书记可能只是因为在学术专业领域做出了突出成绩, 或者在其他岗位任职有需要轮岗而被提拔或轮换至这个位置, 其个性、魄力和专业背景是否与岗位匹配较不确定; 纪委书记还要分管其他具体行政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没有多少具体时间和精力亲自参与研究和部署纪检监察工作, 抓执纪监督经常没有时间、没有力量、分身乏术, 难以“转”过来聚焦主责主业。纪检监察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往往无岗前培训, 直接接手或办理纪委相关业务, 其办事效率低和履行职责能力不高普遍存在。应对人员不足的情况, 采取兼职的形式是中职学校弥补纪检监察机构工作人员不足的常用方法, 兼职人员往往还有其它岗位任务, 相应的待遇也不明确, 一边是纪检监察的专业知识缺乏, 另一边是纪检监察业务学习、更新及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难以保证人员的全职、全力投入, 中职学校的整个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专业技能缺乏, 履职能力不足, 迫切需要提高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的纪检监察部门是学校二级部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和人员缺少,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 工作人员多为非专职的兼职人员, 人少事多, 工作面宽,纪检监察部门与其他二级部门合署办公,其既是学校纪委的办事机构, 承担纪委所有的具体工作,又对学校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学校各项决议、制度情况, 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执纪监察,要接受和服从主管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和本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的双重领导。中职学校的纪检监察机构既是学校党委、行政的被领导者, 又是学校党委、行政的监督者, 它的一切工作都要在被监督的党政领导下开展, 难以独立行使权限, 纪检监察的履职过程和效果大打折扣, 这样的层级关系, 同级监督难以实现。
        (三)对中央纪委的“三转”要求落实还不到位
        随着从严治党,反腐败力度加大, 面对中央纪委的“三转”要求, 有的纪检监察职能部门只是职能转出去, 没有明确由谁来接, 责任无法落实, 最后还是纪检监察人员来做, 纪检监察部门直接参与重大基建工程招标、大宗物资采购, 物资验收等行政监督, 专项审计工作频繁, 还要负责各种类型的干部谈话、民主生活会的组织等活动。目前, 中职学校的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定位是“监督+协助”的模式, 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仍然没有完全杜绝, 定位不够清晰, 难以有效履行监督责任。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各种监督检查而撰写材料, 也成为纪检监察机构最耗时耗力的工作, 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往往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 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弱化, 风险防控流于表面形式。面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繁重任务, 体制机制不够科学和健全, 直接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成效。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的建议
        (一)推进落实“三转”工作
        推进纪检监察机制体制的创新, 推进落实“三转”, 纪检监察机构首先要明确主责, 围绕发挥党内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 坚决把监督的重心转移到督促职能部门抓执行、抓落实上。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效, 是中央对纪检监察机关部署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任务。

中职学校纪委书记、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要注重观念和理论的创新,做好制度创建,缩短管理人员与广大教职工的距离,将教职工、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管理中的重点,坚持公开化管理模式,加强对权利执行的管控力度,其次对廉政教育的力度要加大,纪检监察部门人员主动退出一些议事协调机构和领导小组, 把不该牵头或参与的协调工作交还给主要责任部门, 对职能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切实履行“监督的再监督, 检查的再检查”, 将工作重点聚焦在抓监督的再监督、抓办案、抓作风促校风上, 纪检监察部门回归本位, 突出主业,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认清找准廉政风险点, 以零容忍的态度, 严肃查处各项违纪违规行为。
        (二)健全纪检监察工作体系
        加强组织保证, 创新管理机制, 实施纪委书记、纪检监察部门单列专职专岗, 不再分管单位行政工作, 以主要精力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确保时间、精力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切实抓好监督执纪问责。综合学校机构设置情况、员工数量, 合理配置编制, 配齐相应数量的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同时要有计划地将年轻、优秀的干部充实到纪检监察队伍, 打造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水平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三维四全”工作模式,即纪委委员、支部纪检委员、部门监督员的“三维监督”体系,从时间全天候、内容全方位、对象全覆盖、深度全渗透,构建“四全机制”的纪检监察工作体系。
        (三)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履职能力
        日常监督把监督寓于日常工作中,重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纪违法和腐败问题,是监督职责的基础性、常态化工作。中等职业学校始终把廉政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健全完善相关的执纪规章制度, 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使监督、执纪、问责等主要工作有章可循, 依法执纪, 避免工作的随意性, 大力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将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各环节程序化、精细化, 深化纪检监察工作方式的改革创新, 减少和防范腐败发生的风险。创新教育形式、突出教育实效,应建立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建立党风廉政教育微教室,让它成为学校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师生廉洁教育的平台,成为学校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阵地。通过廉政微教室构建微党课、微警示、微教育的“三微廉政教育”体系,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的廉洁自律的责任感,让它成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的必经地、党员干部组织生活的主阵地、新进员工入职教育的第一地、毕业生离校教育最后地。共同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同时又能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踏入社会走好每一步。
        (四)完善纪检监察制度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反腐倡廉制度的制定, 明确部门职权, 理清职权运行流程, 找准部门廉政风险点, 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 以制度规范职权运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督促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 制定检查考核办法, 实行清单管理, 细化工作要求, 加强检查监督, 做到发现问题有建议, 督促落实“回头看”, 违纪违法有惩处, 确保制度管理落到实处。纪检监察部门主动拓宽发现问题渠道, 丰富监督方式和手段, 充分利用新媒体监督, 利用办公软件, 规范审批程序, 及时公示工作进展情况, 接受群众监督, 拓宽举报渠道, 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减少对监督对象工作过程的常规性检查, 改变以往存在的配合、替代主管部门开展业务督查的做法, 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实施监督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形式独立实施监督检查, 深化风险点的预防监督。加强专项治理, 转变监督检查切入点, 深入干部人事、基建工程、物资采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招生分配、学生资助等权力运行相对集中的工作领域、关键环节等工作流程, 专门监督、重点防范。
        (五)推进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
        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坚持推进全覆盖与抓关键少数,强调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的同时,要把握好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尤其是监督“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完善纪律监督,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要重点完善对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带头开展监督,带动和促进整个监督体系不断健全、更好运转。
        (六)加强案件的侦办力度
        中等职业学校纪检监察工作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聚焦“四风”、突出重点,扭住不放、持续发力,加强腐败风气的治理,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对知法犯法的工作人员进行严厉查处,将纪检监察部门具有的职能充分展示出来,这样才能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上级纪委和校党委要对于纪检监察工作大力予以支持,加强案件的审查力度,对于案件进行查处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调查案件审查案件的分离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对案件的性质进行准确定位,依据我国规定的党纪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查处。对按照查处过程中的一些“苗头性”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借用学校发展改革的契机,利用手中权力为自身牟利的不法人员,必须严肃的进行处理。在信访中反映学校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对信访内容真实性进行审查。如果信访内容属实,需要依据情节的严重性与相关领导进行谈话,将一切不良腐败扼杀在摇篮中。
        (七)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做忠诚干净担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全面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实行纪检监察干部准入制度, 要求新加入人员有较强的政治素养、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组织协调、业务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纪检监察人员带头纠正“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严防自身建设“灯下黑”。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培训。一方面将纪检监察干部的岗前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做出硬性规定, 不断加强综合素质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以老带新, 在实际工作中锻炼纪检监察工作能力, 提高履职能力。通过创造性的工作研究, 创新工作方式, 提高监督执纪问责的成效。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内部监督制度和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纪检监察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坚持履行职责与自身建设相结合, 正确处理监督别人和主动接受监督的关系, 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问责力度, 保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当前, 纪检监察工作拥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良好形势, 中职学校只有深化纪检监察机构体制改革, 确保纪检监察机构能全面高效履行其职责, 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结合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创新, 推进构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切实落实“三转”, 做到依法履职, 敢于监督, 创新方式方法, 善于监督, 并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自我约束和管理, 建立一支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才能提高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实效, 真正为中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