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课堂中读写训练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许琴 丁国民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两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许琴    丁国民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马集高级小学  441119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两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阅读可以说是为今后的写作做铺垫,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才会写出高质量的文章。通过阅读积累知识量,经过思维能力的归纳和总结,将获取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再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的目的。并且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起来,使小学生在进入语文中段学习后,会大幅度的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效能,实现两者的并肩发展,共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读写训练
前言:
        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不能再用简短的语句去概括,而是要增加阅读量,运用教师所教授的写作方法去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情感。小学生在迈入这一阶段的初期,会显现出些许的不足与缺点,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词语量匮乏、不能抓住重点、布局结构不清晰等。教师应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去解决这些问题,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充分地结合阅读及写作的训练,并肩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稳定地提高,同时也能使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累量,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语文素养,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的本质目标。
一、联合教材,读写合作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都具有主题鲜明、重点明了、顺应时代等特点,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文章值得我们去阅读与学习,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通过阅读高质量的文章去感知和探究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地去体会作者在写作时所经历的种种,这将会对小学生今后写作纲要的建立及培养语言的装饰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例如,学习《观潮》时,作者通过描写雄伟壮丽的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来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在讲授小学生阅读文章时,应围绕作者对钱塘江大潮几个自然景象的描写作为论点,体会作者在观潮中所流露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看到如此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形容和描写。又如,学习《走月亮》时,作者通过对月光下美丽意境的描写来表达作者与母亲的浓浓亲情。语文教师在引导小学生阅读时,应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切实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不断提升学生审美和写作能力。所以教师应将阅读与写作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及写作技巧,同时又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读写想象能力。
二、拓展课外阅读,增加语言积累量
        课外阅读的学习既能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同时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在小学中段语文的学习阶段,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词汇量,汇集写作素材,为提升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作者认为比较值得推荐的课外阅读材料:《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囊括了地理、生物、航海等知识,既是一本囊括了丰富海洋知识的百科全书,又是一本很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幻小说;《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治理国家、世间百态、道德伦理、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通过寓言故事中的经验与教训,使人们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于之前学生所熟知的三只小猪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作者通过诙谐幽默的创作方式去告诉大家有时我们所看到的事情表面并非是事情的真相。诸如此类的课外读物会给小学生或多或少的启示,可以将阅读时发现的精彩语句或段落摘录到本子上,不时地翻阅和学习,加深记忆,将阅读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技巧运用到自身中,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可以轻车驾熟的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仿写体会,感知语言魅力
        仿写的种类包括语句仿写,段落仿写、短文仿写,其中较为常用的是语句仿写和段落仿写。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基于语言表达的需要,依照题干所列出的句式,找出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前后文相互衔接的句子称之为仿写句子。小学生的模仿力较强,语文教师应有目的的引领学生阅读优质文章进行仿写训练,这将会大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句式,教师可以依附于教材内容去引导学生进行句式的仿写。
        例如在《花钟》一文中,“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在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段对花朵开放的时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对开花时细节的描写更具体生动。枯燥格式化地教学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牵牛花是什么颜色的?睡莲在几点开放?中午时分是什么花在开放?”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小学生学到了知识和自然常识,同时让学生依照此描写方式去仿写,加深记忆。文章都是由段落组成的,语段是文章的重要组成基础,学好段落结构对提升写作水平有很大地帮助。再如,《春》一文中“春雨有时像牛毛,有时像花针,有时像细丝,有时像细小的珍珠,有时像细小的尘埃。”这是很常用的排比句式,可以让学生进行类似地仿写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通过仿写的过程,将作者和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及描写方法进行比较,在仿写的过程中去体会感知语言的迷人魅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小学中段语文课堂的读写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关乎着小学生今后的写作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应是相互辅佐、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教学课程长远发展,既能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教学效能。根据上述文字,作者对小学中段语文课堂中读写训练教学的策略做了几项粗浅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拜宇霄.浅析读写训练在小学语文低中段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20,(18):326.
[2] 林发勇.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读写训练的初步尝试[J].读写算,2019,(9):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