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娟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昂立国际教育 635200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教师需要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求,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发展个人思维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实践技能。综合性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有明显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兴趣,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一步提升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自主性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及激发,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团结合作、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相结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体意识以及学习自主性。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自主性培养的现状
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体现小学语文的实践要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文素养,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有明显的作用。但是,有的语文教师还没有抓住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核心要求,在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上出现的偏差,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无从谈起。
首先,教师没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还未树立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尽管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调整要求,但是教师没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
其次,教师所开展的实践活动较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不足,难以实现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式之间的对接。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指导偏离了方向,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为目标,对学生的指导比较机械,难以给予学生更多有价值的领导和教育熏陶。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气氛
新课程改革提出,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锻炼。小学生的感情比较丰富,自控能力差,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氛围密切相关,一个自由民主的浓厚学习氛围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努力营造与课堂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堂氛围,熏陶和感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内心产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语文《妈妈睡了》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教学的目标及要求,通过综合性学习来辅助主题课堂,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更多的思维灵感和情感共鸣。教师通过开展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表达对父母的感情。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妈妈睡了》音频课件,让学生通过观看和感知,迅速安静下来,引发学生的回忆。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入综合性的学习主题,设置不同的班会课讨论主题。以“我的妈妈”为主要方向,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做好课堂演讲的准备。因为前期有了情感共鸣和情感铺垫,学生的主动性较强,因此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另外,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心学习欲望和学习自信心,教师需要了解教学气氛的营造要求,积极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工具,指导学生大胆实践。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前者更加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以设置不同的活动主题为原则,让学生在分析主题、研究主题、探索主题的过程中顺利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和目标。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较高,语文教师需要在活动开始之前重新分析活动的内容,通过系统性的定制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目标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元的思索和探究。很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同时能够主动发现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教师需要结合实践活动的发展进程,关注自身所创造的角色。有的教师比较着急,出现了过于功利性的行为,往往直接代替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教师需要注重自身角色的有效定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水平。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了解自身所充当的角色。
教师无法直接取代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都需要由学生亲身经历和自主实践。教师需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了解学生的实践活动形式以及心理状态变动规律,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让学生在某一个活动主题的引导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其中教学目标的实现形式比较复杂,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最为关键,教师需要关注不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分析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找到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
(三)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指导
很多学生在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时,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较快,另外,科学家也曾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法,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有明显的作用。对此,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加强对学生的点拨,让学生能积极总结归纳,高效完成活动任务。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成语接龙和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更加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实现个人自主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教师需要了解综合性活动与教学方法之间的逻辑联系,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发挥,鼓励学生主动表达个人的看法及真实意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实现学生素质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动性更强,同时也可以亲身经历整个实践过程,掌握综合学习的技巧。
四、结语
综合而言,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相比,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价值更为明显,实践性较强,能够真正实现社会实际情况与生活之间的紧密结合。教师需要关注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学生能动性、创造性以及独立性的培养必不可少。这些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效果。
参考文献
[1]何静娴.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策略[J]. 教师, 2015, 000(036):83.
[2]秦纪梅.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J]. 科学咨询, 2007(18):33-33.
[3]杨红.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05):P.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