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外阅读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李凤英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被反复提及。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以学科特点分析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李凤英  
        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大同小学 530199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被反复提及。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以学科特点分析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该学科教学改革及创新中,阅读是无法或缺的内容。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引言
        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过程中,语文发挥着方方面面的影响。这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语文科目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其中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之下语文教师需要着重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课外阅读活动的强抓尤为关键,这一点也是该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二、基于课外阅读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一)无视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为了确保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顺利落实,教师需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要求。关注语文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但是,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爱玩的天性。忽略了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兴趣激发,很少有教师能够利用不同的阅读模式来指导学生高效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学生无法产生更多的自豪感以及阅读兴趣,很少有学生能够对各个阶段的语文发展历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因此,个人的学习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较差,很少有学生能够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
        (二)阅读指导方法单一机械
        要想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语文教师需要关注课外阅读方式的丰富化以及创新。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前提上,将有效的阅读策略教给学生。不同阅读材料的阅读要求有所区别。当第一次接触阅读材料时,学生的精力比较有限,时间较短。因此,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现实问题。过于注重对简单阅读内容的强化,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单一机械。不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获取以及深化,因此学生会比较被动。
        (三)阅读活动较少
        阅读活动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教师没有利用阅读活动来解决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及障碍。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课外阅读活动能够为学生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教师没有开展丰富多元的阅读活动,利用这一重要契机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体的教育进度较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无法得到培养和强化。
        三、对课外阅读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立足学生阅读兴趣,找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教师需要抓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构建构建课堂的关键所在。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律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能够快速的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需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关注课堂时间和课外活动的有效利用,体现课堂教学的高度开放性。

比如在讲解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时,教师需要了解语文课文在生活中的呈现,分析不同的课文延伸环节以及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完成某一阶段的课程任务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抓住学生的兴趣,利用这一有效工具来满足学生爱玩的天性。其中阅读环境的优化也非常重要,这一点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全过程,在自主阅读中领悟道理。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广泛的涉猎不同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能动性,为学生逻辑思维框架的构建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丰富课外阅读方式,推动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阅读习惯的影响不容忽略。小学期的学生主要以启蒙学习为主。为了确保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语文教师需要以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为重点。将实用性较强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关注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轨迹。比如在讲解人教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4《少年闰土》时,教师需要将丰富多元的阅读材料融入课堂环节,鼓励学生广泛的接触不同的阅读读物。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阅读时间较短。其中快速阅读模式的利用势在必行,这一点能够更好的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利用摘抄阅读法,将可读性较强的课外阅读读物交给学生。以故事性的书籍为主,鼓励学生更好更快的了解其中的核心思想以及故事内容。另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情节的引导。分析学生在阅读中的真实体验,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关注学生阅读方法的调整要求,结合具体的课外读物来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借助阅读活动,推动语文核心素养建设
        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了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教师需要注重对重点问题的分析。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轨迹,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读物。关注学生最佳发展时期的分析以及合理利用,了解外界对学生的影响。其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关键,这一点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基本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对阅读材料的严格把关。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购买课外书籍。以班级图书角的形式来方便学生的课外阅读。
        最后,教师需要合理安排不同的阅读时间。了解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联系以及冲突,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课外阅读的有效融入有助于学生高效解决个人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困惑,教师需要设置不同的阅读小组。将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诗词鉴赏大赛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关注课文内容的校外拓展。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拓展和续写。确保整个故事情节描述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较足,同时能够有树立良好的语言积累意识。课外时间的合理利用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将具有一定教育价值得的名人著作融入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进行针对性的推荐,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中的文章讲解比较复杂,教师需要关注故事情节的深入剖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以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教师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尽量避免半途而废。了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的措施,其中课外阅读环境的营造以及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重点。教师需要注重不同阅读方法的有效传授,丰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内容及形式。
        参考文献
        [1]陶雅萍.基于课外阅读基础上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探究[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20,000(002):50.
        [2]张正峰.基于课外阅读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探究[J].名师在线,2020,000(008):P.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