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
定州市明月店小学, 河北 定州 0730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语言文字,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的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生字,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如何开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1 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教学如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探究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感知、想象、体验、理解,调动自己的全部心理机能去学习思考。让学生成为识字教学的主体。
例如,我在教学时,一般把识字方法中的第一至五步大胆地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即第一步――读准生字的音节,第二步――分析生字的结构,第三步――说出生字的偏旁,第四步――给生字找一个同音字,第五步――找一个形近字。如“费”字,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完成以上五个步骤:音节fei,上下结构,偏旁“贝”字底,同音字“废”,形近字“沸”、“佛”或“拂”。第六步则采取半扶半放,即“数数共有几笔”。
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悟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发现新途,迈出新步,把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需求,遇到生字会自觉运用上述方法自己解决。这么做,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认认真真地识字,为以后“能初步独立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 循循善诱法
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认识了这个字,同时也要加强对汉字含义的理解和运用。如何理解汉字与学生自我的学习能力有关,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是同一个老师的授课内容,但是不同的学生他们理解上也会有偏差,这也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比如说对于各种形近字和形声字的认识,木板的“板”和出板的“版”,松弛的“弛”和奔驰的“驰”,竟然的“竟”和竞争的“竞”等等,这些字它们的外形相似,但是含义却截然不同,导致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出现混淆。比如说在针对“堤”与“提”这两个字,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来“堤坝”和“提水”这两个词,然后再说他们的区别,因为堤坝是由“土”建成的,所以带着提土旁,而提水是用“手”,所以带的提手旁。通过形象的语言文字描述,建立对汉字的认识。
3 巧设情境识字,提高学生字词理解水平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解《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中,配合课文内容,我制作了生动的课件:在课件中,一只可爱的青蛙,正要过河呢!河中间有一片片碧绿的荷叶,荷叶上是这一课正要认识的生字。在学生正被吸引时,我适时地说:“这只小青蛙想过河,可是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学生的回答十分响亮,看来他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好,让我们一起行动吧!只要你用最好的方法记住荷叶上的字,青蛙就能跳过河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多样。看着因为自己的帮助青蛙一步一步地跳过河,学生的喜悦溢于言表。当我代替青蛙感谢同学们的帮忙时,教室里沸腾了,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整个识字的过程,学生的情绪始终很高,这主要得益于教学情境的营造。
4 自主识字,激发识字情趣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每个学生都盼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确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涌现这种情况,老师应当给予确定和激励。
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样孩子们会在生字教学时更主动的思考出自己的方式,虽然方法未必适合每个孩子,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我们要的是他们愿意主
5 游戏中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对于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这些声字的熟悉程度,这样教学时就可以侧重地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环节,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及时的补强。在游戏方法上我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火车往这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车、翻山火车等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第二册《识字一1》中,在巩固阶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伙。”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门’一碰,们们。”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6 布置任务法
单单在课堂上学习是不行的,课后的练习任务也一样重要。因为低年级学生其本身的观察分析能力比较弱,自主学习水平缺乏培养和提升,在下课之后,他们很少主动的去参与到识字当中去。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老师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说在家里边看书、看电视剧的时候去找一些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或者是刚学习过的生字,然后把这些生字讲给自己的同学,或者是爸爸妈妈听,通过这些简单有趣的小任务,既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7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同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听说读写的能力才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得以提高。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任重道远,要不断探索出识字教学的新路,让我们的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让祖国的语言文字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范意香.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渗透[J]. 课外语文:下, 2017(9):49-49
[2].王莹.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 000(011):73.
[3]马莉.寓教于乐,轻松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