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 姚翔 陈双陈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摘要:高校大学生在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上有其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因素的诱发下,容易产生心理危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本文拟从积极情绪研究入手,从积极心理的视角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和指导。
关键词:积极情绪;大学生;心理危机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可谓是愈发的严重,大学生极端心理的产生也日渐加强,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随即关注起来,并引用了多种措施进行防御,尽管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却仍未彻底解决,反而呈现只增不减的趋势,与预期效果无疑是大相径庭。本文将主要阐述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1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分析
针对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分析具体如下:①积极心理的内涵。现阶段,积极心理学主要以勇气、幸福感等更具正能量的体现方式展现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积极心理学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方式,从人性积极的角度出发,积极心理学既主张通过积极、勇敢、幸福等情绪来面对现实生活,又推崇人类的美德,如:智慧、乐观等。当前,积极心理学正在被不遗余力的挖掘和运用,要知道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类向潜质方向发展;②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阐述。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它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一定程度上有着巨大的价值,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不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较为注重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情绪,且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乐观体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快乐和生活质量的关注。此外,积极心理学还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导向意识,以便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
2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与路径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和路径具体如下:①构建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有效构建优良的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无疑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各高校务必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体系,一旦发生心理危机事件,便可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积极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体系需要从下面几点展开进行:a.应在高校确立24小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每天必须派专人轮班负责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如此一来便有利于更加及时有效地对临时危机事件进行干预;b.需要设立心理危机预兆观测预警体系,全面贯彻实施心理普查,建立档案,以便于对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情况的随时掌握,继而有效辨别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群体;c.应充分发挥出高校内心理健康咨询的指导作用,及时确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应急预案,且还要保证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定期评估,设置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d.应有效建立以班级为重心的心理危机防御信息的沟通体系,充分发挥出班级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作用。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测一般都是由辅导员以及同学先发现的,辅导员和同学所了解和掌握的心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心理危机得到有效预防。如若发觉某位学生存在心理危机预兆,那么辅导员或知情的学生则必须向心理危机干预机构进行及时报告;②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健康人格不但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和分析的重点,而且也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基础。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具备着一定的消极品质,如:不思进取、沉迷网路、道德素质低下等。基于此,若想正确认识这些现象,则可以尝试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指明方向,反之,若是过于强调甚至夸大其词,则难免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评估,也会使学生无法正确认识清楚自己的潜能和积极面。事实上,有效地心理危机干预不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顺利走出困境,而且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大学生塑造更健康的人格。因此,应保持积极的认知去向,善于发觉大学生的积极,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普遍认为最符合积极品质的应是信任、真诚、信用等,由此可见,大学生既可以有效地认识到这些品质,又可以为之付诸实践,所以高校理应积极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将教育目光集中于学生的个性品质上,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教育讲座、团队辅导、心理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准确认识到自己的积极特征,继而有效发展自身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③强化校园环境的构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方向是主要是将人类情绪体验和个人品质与社会环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现阶段,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过程中,理应注重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积极融入进社会生态系统中再展开考察。因此,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优良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影响,作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理应强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工作,积极提升校园文化素养与形象,尽可能为大学生构建适宜恰当的环境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也随即愈发严重,为此我国各高校、教师以及家长都应该给予全面的重视,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可以在构建心理危机预警完备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再者还应积极强化校园环境的建,使大学生能够长久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对策探讨[J]. 心理月刊. 2020(08)
[2] 潘欣,范文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策略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89)
[3] 靳君梅.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探讨[J]. 农家参谋. 2019(19)
[4] 杨春耀.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