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培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5期   作者:黎秀枝
[导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与技能并重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黎秀枝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 广西南宁530001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与技能并重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中职学校作为培育未来社会技能型人才的产出根源地,能为社会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而中职语文做为基础能力课程,其课堂教学越来越受教师重视。在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的素养水平,为中职学生学习各类技能顺利获取证书打好前站。基于此,笔者以中职语文教学为研究核心,深入分析了职业素养教育,以期为中职语文教师提供某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引言
        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在中职教育中,通过加强语文素养,为学生各项职业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更快成才。
一、中职语文教学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作用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语文教学也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语文知识教学,其中包含着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情感,与职业相关的内容显然也在其中,教师将职业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向学生展示当前社会职业现状,使学生对职业有正确的认知,还能刺激学生对职业选择产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求职的压力,学生在受到这样专业的教学之后能树立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与学习。不仅如此,语文教学还能使学生认清自身与市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认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在此条件下培养出正确的职业观,具体来说是指平等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等正确观念。
(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每一名学生最终都会迈向社会迈向职场,如果在走出校园之前没有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显然是不会在职场中有好结果的,因此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高人文特征的学科,应当担起这个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与价值,为学生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保驾护航。具体来说,良好的职业素养包含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诸如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恪尽职守等,如若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无法具备足够的职业素养,会对当前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如此,对于他们自身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三)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心理素质
        就当看国家社会环境来看,就业市场并不乐观,学生在迈入社会后面临的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无论是在找工作还是工作过程中都会面临着很强的挑战和很大的压力,对于刚刚迈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非常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不仅影响了他们待人接物的心情与态度,对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语文作为人文主义性质浓厚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有很强的作用,无论是教材中的名人事迹还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闪光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其深刻的影响,对学生具备很好的启发效果,使其在学习各种为人处世方法的过程中建立起强大的心理素质,为未来步入职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寻找渗透职业素质的契机
        中职院校学前专业的学生大多并不出色,这种不出色会导致这部分学生极易养成不自信的缺点,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与未来之路,这种不自信的问题又会造成他们不愿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从而亲手葬送自己美好的未来。不仅如此,中职院校的学生还处在年轻气盛的年纪,并不太服从教师的管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规避这些问题,教学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成效。中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尽量选择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而应杜绝强行灌输的模式,降低目的性才能让学生不抵触甚至主动去接纳教学内容,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更容易达成目标。


        举具体例子来说,有部分专业相对冷门,学生会对本专业产生轻视与偏见的态度,这种想法显然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则需要通过教学内容去引导学生改变这个看法,可以以《石缝间的生命》这篇文章为某一个课堂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感受这些生命在恶劣环境中的拼搏精神,教师则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向学生传递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偏见想法的问题,这也从侧面引导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二)围绕语文课本知识,逐步灌输职业素质
        就目前我国教育市场来看,中职语文的内容较为丰富,主要有人文社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价值观以及技能知识和思想政治,这些核心内容对于一个学生未来在职场上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有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专注于课本,还应做出相应的衍生,在合适的时机向学生传授与职业、就业相关的内容,最好是能结合相关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一个人的价值,从而使学生真正愿意让自身树立起优秀的观念与素养,这样才能使得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减少很多阻碍。
(三)在语文学习中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目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本上选取的文章内容已经与当前时代有所脱节,很少加入新时代的文学作品供学生们学习品鉴,学生很难从这些极具年代感的文章中获取到在当前社会中生存的知识技能与精神素养,这是未来教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当前社会中的现实案例向学生讲解,与课本上的传统内容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全面树立正确的观念。
        举例来说,《迎接挑战》是目前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一堂课,文章内容的年代显然已经很久远的,因此教师需要额外加入一些相关内容,例如选取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重要性,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不屈不挠脚踏实地奋斗的价值,而作为一个将要迈进职场的人来说,只有做到爱岗敬业才能在工作岗位上走得更好更远。
(四)让语文教学体现出职业素质的人文内涵
        作为一名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也体现在专业知识中,无论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还是专业技术的学习程度都与职业素养相关,而专业知识显然也离不开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师的知识储量比起其他专业老师来说需要更丰富,语文教师的教学不仅聚焦于语文专业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其他专业有所理解,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学生才会更快更好的树立起优秀的职业素养,语文教学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举例来说,邓稼先是所有学生都不陌生的一个人,邓稼先的专业也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但他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首先就得益于他对自身专业的坚定与看重,其次就是源于邓稼先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坚定不移的努力工作的态度,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引用这个范例来教育学生,让他们认识到无论是专业还是职业都是平等的,并不能分出高低贵贱,一旦选择了就应当负起责任,才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五)将职业道德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每个人都知道道德的重要性,没雨道德的人是会被社会摒弃淘汰的,同样得,在职场中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也是不能有所建树的,想要有所成就,首先就需要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例如正直、善良、诚实等等都是一名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应当具有的道德品质。中职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顺利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未来的职场道路扫平一部分障碍,时他们能走得更好更远。
        举例来说,语文教学中有关于父母的内容并不在少数,父母亲在整个家庭中承担着他们自己的责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就细致入微的展示了一个母亲在家庭中得形象与价值,语文教师如果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将责任感的概念引入进来,能非常深入的让学生理解其概念与价值,教师再将其与职场联系起来,告诉学生们在职业岗位中也需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内努力做到最好,这样的教学显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素养。
结  语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有着很大的影响,职业素养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直接关系到未来学生是否能够平稳的迈入职场并长期的待下去。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重视职业素养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实际的教育方案,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并具备优质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使拥有各种技能证的学生在迈入职场后不至于被淘汰,职业之路将走得更稳。

参考文献:
[1]王海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8.
[2]王琳.简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J].新课程研究,2019(10):40-41.

项目名称 :本论文是《基于学前专业“1+X证书”制度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2019年度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