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24期   作者:王梦怡
[导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语文是重要的学科之一
        王梦怡
        邳州市铁富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中,语文是重要的学科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这其中也包括在语文教育中融合德育和素质教育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朗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步体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朗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实施措施,旨在为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朗读教育水平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课堂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层层推进的过程,作为小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改进以往传统的朗读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为核心,加强朗读兴趣培养,来达到顺利完成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加入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对朗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的问题,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朗读教学开展足够的时间。这些语文教师认为朗读一方面占用时间、一方面浪费精力,因此在朗读教学开展过程中会采取走形式的方式,只在课文教学前十分钟进行集体朗读,方式也很单一,上述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观点是朗读只是一种手段,却不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这种想法是对朗读教学重要意义的忽视。而课堂上朗读教学时间的不够,也会使学生的朗读教育相对缺乏。
        1.2朗读教学的开展不够全面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尽快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通常会压缩朗读的时间,在进行朗读演示时会偏爱选择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语感优秀的学生来完成这部分教学任务,这部分学生通常认字范围交广,能够较好的完成表演,但是如此一来,教师对差生的关注程度就会相对快发,为了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以偏概全,是课堂教学的大忌。这样做往往无法开展全面性的朗读教学,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降低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3 教学方式极为单调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采取的教学手段仍然比较陈旧和单一,朗读教学的过程机械、生硬,对朗读材料的情感挖掘不够,教师自身不能实现多样化的朗读,过分的强调抑扬顿挫和语速,却没有真正的融入情感,也没有引导学生的过程,让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愈发递减,从而无法理解阅读真正的意义所在[1]。


1.4 缺乏自主朗读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主动去朗读的习惯,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只是跟随教师的思想和过程,机械的复述课堂的内容,如同念经一般,从老师来看,教师习惯于指导学生朗读,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过于强势,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无法用心去朗读,也并没有真正领会课文想要表达的含义。
2.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中朗读教学水平的具体措施
2.1 明晰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
朗读目标的设立原则即是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方向,另一方面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推进奠定基础。作为教师,应当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明确明晰朗读的目标设立,正确指导学生如何去朗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上述过程中要以教学大纲为核心和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领悟到朗读材料的感情和美丽,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强化小学语文教育的效果。
2.2树立引领教学的模式
小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对于知识还相对懵懂,需要教师或者榜样的引领带动来完成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要在范读上下足功夫,将朗读材料需要表达的情感和语气都充分的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模仿和朗读,感受教师的语气、情感、语调、抒发形式,并最终掌握朗读的技巧。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在课文的何处需要控制语速,在何处需要进行表情添加,在何处需要融入情感[2]。
2.3 保障朗读教学时间
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时间,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大致明确教学开展的没一个环节及其所占用的时间,这样才能给朗读教学分配足够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朗读的机会。只有拥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朗读教学,学生才可以真正品味课文的语句,增强自主行,读准课文涉及的所有字词,做到吐字清晰、感情充沛,真正明白课文的含义,享受朗读的真正乐趣。
2.4合理的制定和安排朗读计划
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朗读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朗读的效率,提升学生朗读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制定朗读计划,计划的制定务必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有属于自己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朗读计划,计划的实施要综合新知识的学习和旧知识的复习,反复夯实基础。此外,在朗读计划推进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调整朗读的计划,制订出适合自我的朗合理安排朗读的进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朗读和学习素养为前提,帮助小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掌握每一篇课文内涵及包含的写作技[3]。
2.5丰富朗读评价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样化朗读的评价方式,可以采取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小组评价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更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在比赛中更可以以小组比赛、角色比赛、男女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比赛需要拟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在采取评价结果的过程中,要聆听每一位学生的想法,注意公平公正,让参与阅读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的优势,形成较为客观的自我认识,并在上述过程中以提升学生对语感的感受和体验。
结束语: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技能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作为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主要实施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充分利用利用教材,采取引导的方式教育学生进行朗读,
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能力,强化他们对朗读情感、语调、语气、节奏的把握,并最终达到促进他们语感能力的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盛其峰.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微探[J].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19(10).
2.唐雪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10).
3.东素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