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创新运用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张凌飞
[导读] 习主席在十八大后曾多次强调过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
        张凌飞   
        通州区永乐店中学    101105
        摘 要:习主席在十八大后曾多次强调过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他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本文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名言故事、古诗文、音乐等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美,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理解政治课抽象理论,还对弘扬优秀文化、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等都具有巨大作用。
        
        关键词   品悟; 通俗化 ;意境美 ;音乐
对于中学政治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理论,又无奈于它的枯燥,一副虽“五官端正”却“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那么,如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政治课活起来,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品悟古诗文,感受民族精神
        在学习民族精神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有时感觉没那么深刻,但说起中国经典诗文,大家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字——“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中学课本里的古诗文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这些诗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如《论语》,《爱莲说》,《行路难》,《岳阳楼记》,《陋室铭》等。其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的谦虚勤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的高洁品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坚定信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先人后已、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刘禹锡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起着对人劝诫警示的作用,有着让人刻骨铭心、感念不忘的力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知有多少人从这些名句格言中汲取营养,得到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力量。让学生掌握诗文的艺术美,了解并学习古人高尚的情操,逐渐使得自身的感情得到升华,这样,再理解高高在上的民族精神也就很简单了。
二、启迪想象,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讲述抽象的哲学理论时,我们可以选用具有意境美的古诗文,如元曲名家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该词以十种景物组合构成凄凉晚秋的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中九个事物以最简洁、 最鲜明、 最生动的描绘, 为“断肠人”的出场营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将这样诗词作为背景材料学习,我们再理解哲学中的联系观点就毫不费力了。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颇具匠心,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景物间的存在对应关系:大与小,虚与实,背景与中心,构成了一幅为后人叫绝的雪景画面——寒江钓雪,如果先学习感悟好这首诗的意境,我们再理解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也很容易了。
   因此,通过优秀的古诗词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添枝加叶,把诗中的意象具体化。引发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兴趣,就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哲学观点。
        三、引用名言、故事,让政治道理通俗化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寓言故事。把它们引用过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道理。比如:在讲 “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这一知识点时,可用学生熟悉的 “智子疑邻”的故事,学生能够从 “不筑”、“ 智子”、 “疑邻人之父”中理解 “从实际出发”的重要, “主观主义”的危害;讲 “内外因关系”这一知识点时,会自然地谈到《六国论》中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一名句。学生从语文课上已知道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教师只要一提,学生便活跃起来。他们从六国灭亡的内外因素,顺理成章地归纳出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不仅哲理故事可以用,名诗、名句也可以信手拈来,巧助政治课教学。例如,在讲解"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时,用 “一江春水向东流”、 “孔雀东南飞”等来形容我国近年来市场调节下出现的人才、资源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现象;同时,可用 “水往低处流”的必然性和 “引水上山”的必要性,给学生谈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的重要性;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诗句,通俗地揭示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哲学道理等等。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知识辅助政治课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贯通能力,也使深奥的哲理容易理解。
四、把音乐请进政治课堂
   强调政治教育要 “润物细无声”,并不是不敢理直气壮的讲政治道理。相反,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挖掘政治理论与实现人生理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问题,以树立思想政治课的威信。
    为了强化政治理论教学,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可以使理论神圣化。
    例如,我在进行理想与奋斗教育和逆境与成才教育时,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并及时讲解了贝多芬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事例,同学们听得严肃认真、群情激昂。明白了一个人要成才,就得像贝多芬一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又如,在讲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们熟悉并吟唱《爱我中华》等歌曲,其自尊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在歌声中,既学习了知识又增强爱国热情。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它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经典文化就如一缕阳光、一丝细雨,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弘扬经典文化,让经典文化来净化孩子们的心灵,耕耘心中的那一方土地,相信未来的花园里它一定会开出最芬芳馥郁的花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