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清
湖北省枣阳市环城丁庄小学 441200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新时期教学当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相比于传统教学来说,它让知识交互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依托于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高效的知识传导,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具有强烈人文性特点的学科,教材多元化的内容优势给语文教师开展游戏化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就将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分析;探讨思考
想要开展游戏化教学,教师首先要脱离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与应试教育下教师主导的课堂不同,游戏化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旨在提升学生的能力来提升教学效率,更重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体会和感受,让学生通过游戏对语文内容产生新理解和新认识,这种教学目标的转变需要教师以全新的思维和眼光去打量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本文将浅析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几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小学语文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错误
教学主体目标的错误,是传统教学当中最明显的问题,因为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以分数为追逐目标,这种以分数为目标的教学过于单一枯燥,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多样化人文感丧失,失去了学科特性,学生感受不到语文的内在魅力,在重复高压的练习当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的只有枯燥、无趣,会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的知识传授效率极低,课堂更像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缺少参与感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从本质上来说较为简单,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小,需要解读和分析的重点也有限,因此很教师选择“一包到底”,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主要采取单向的知识灌输形式来完成内容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地位较为被动,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时,没有表述的空间和机会,教师大包大揽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会逐渐模仿教师的思维、思考方法,逐渐丧失主观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写作练习当中,教师讲解的写作思路学生会原原本本的套用,全班学生在一个写作框架中写出雷同的题材,缺少创新和个性思维,导致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变通能力极差,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三)游戏教学方向错误
其实在传统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就已经采取过游戏教学的策略,但是收效甚微,究其愿意笔者认为这些教师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方向错误。为了追求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导致了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在趣味的游戏当中忘记了学习的目标,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在一片热闹中学生一无所获,把握不好游戏教学的“度”,找不准合适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教师放弃了游戏教学。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创设情景游戏,深化学生学习体验
所谓的情景游戏,是一种将游戏和情景还原结合起来的游戏形式,情景游戏应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能力练习中,比如口语交际,这类练习当中,利用情景游戏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除此之外,情景游戏还可以运用在课文内容讲授的过程中,比如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教师就可以爱用情景游戏来模拟原文情景,通过不同选择导致的不同结果,让学生去分析文章的情节走向以及人物的内心变化,这种情景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认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比如在学习《木兰从军》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这一课的课文改成舞台剧的形式,然学生分别饰演文中的关键角色,在文章中带有转折的部分,教师同步的在舞台剧当中设计选择点,学生不同的选择能够导致剧情的不同发展和走向,通过这种游戏形式的情景化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内心情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认识,对提升教学有效性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开设小组合作游戏,提升学生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是小学教学阶段较为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般拥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能够展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间不同想法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只要教师运用得当,小组合作游戏就能够成为了学生能力提升的基石。
比如说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写作练习,开设小组合作游戏来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可以把一些相关联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事件混合仍在一个袋子里,让学生每个人抽取三个关键词,然后将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与教师给出主题相关的作文。这种小组合作写作游戏,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开放的写作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为“绞尽脑汁”的把关键词与教师给出的主题相联系,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给出的关键词不可太偏离主题,避免难度过大造成学生的思维负担,通过这种游戏教学来提升学生能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竞赛性游戏,活跃学生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群体大多具有极强的好胜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开设一些带有竞赛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竞赛当中来强化思维,提升能力。比如说在背诵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古诗填空抢答赛”,利用答题板设计不同的题目,以拍桌为号让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抢答,以积分的形式来判断游戏的胜负。也可以举办一些主题辩论赛,比如在学习《雷锋之歌》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么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在现代雷锋精神消失了吗?”,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学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拓展,这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语文的内在学科魅力,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开展游戏化教学,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设计来优化知识传授过程,让学生能够在游戏当中感受语文的多元性,体会到其学科魅力,并且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强化。
参考文献:
[1]石辉.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0,(23):97.
[2]安海东.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探讨[J].学周刊,2020,(2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