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德
贵州省剑河县城关第四小学 贵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556400
重视习惯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与呼唤。强化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行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专家提出一个共同的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责任意识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也是一个人日后能否立足于社会、对自己工作岗位及职权认真负责、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教育者不可忽视和至关重要的。
?跨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精神,有与人协作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心的培养。如果一个人没有认真负责的意识,一切都会失去基础和根本。因此,强化小学生责任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把责任落实于责任行为上
强化学生责任感的教育不能靠说教,要通过集体活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特别注重让学生参加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责任意识。开学初,我就制定了卫生值日表。有意识的把各种劳动任务分配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让大家有事可做,做事有责任心,从而形成人人为集体的良好班风,使学生逐步养成责任行为习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做好,要对事情本身负责。我要求学生自己整理书包、抽屉、书柜。书包做到表面清洁内无杂物;抽屉左边放文具,右边放书本;书柜里的书摆放整齐,从小到大依次摆放,有条理性。同时要求学生在家写完作业自己整理文具、书桌、书包;早上起床自己叠被子,自己穿衣服;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总之,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从孩子自己的事情做起,将责任感落实到责任行为习惯上。
二、榜样激励,让学生引以为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与学生接触是最密切的,必须树立好榜样作用,要率先垂范,班里细微小节做好示范。让学生遇到事情不做都觉得羞愧。王华是我们班一名男同学,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任翁意识。班上同学身体不舒服呕吐了,他不嫌脏、主动清扫,不怕苦、不怕累。营养午餐时,他总是默默无闻的为大家服务,摆好餐盘。平时劳动很认真很积极,处处为集体着想,从来不用老师操心。在班委的改选中全票通过,被大家选举为“劳动委员”。本期单项之星评比时,就是他的责任心以43票全权通过,被光荣的评为“守信之星”及“劳动之星”。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完成劳动任务的自豪感,引起学生的共鸣。 此时,无需老师加以强调,孩子们亲眼所见,使抽象的责任认识具体化。
这样一来,王华不仅以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同时班上其他同学通过对比找出自身差距,从而产生学习榜样的强烈动机慢慢地形成习惯,把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三、全民参与活动中强化和提高责任认识和培养责任感
本学期,学校举行“品行我自律,争做道德人”大型主题班会。这一活动是为了培养和规范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并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内外要求树立时间、效率意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并不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很多孩子都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不到最后一刻,他们决不会抓紧一切时间去完成。作为办主任的我,则要求孩子要真正利用好每一分钟,也是学生对自己负责。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利用时间,平时督促学生今日事今日毕,同时讲究效率。我在平时和学生相处中发现,学生作业时经常作业时喜欢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不是摸手就是刨铅笔或玩铅笔,三心二意。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要求,我平时教导学生们在做作业时不允许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课前刨好铅笔,拿好工具书等,作业时真正做到一心一意。几天下来,学生尝到了甜头,在学校完成作业回家后有自己的空间,就把时间用在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上,积极性越来越高。经过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努力,整个班级的学风都有很大提高。
四、在反思中成长
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阶段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责任意识。我们经常在班级开展表扬与自我表扬、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从别人眼中看自己也从自己眼中看自己,自我反省促进步。活动中,师生一起热烈讨论,认真倾听;真心批评,虚心接受。孩子们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别人对自己错误或不足的指出,高兴的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揽起责任。
五、让学生始终参与,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孩子犯错时,老师时常会大声呵斥,总是通知家长来校处理。家长赔礼道歉,或是赔偿,整个过程中,学生没事了,什么责任也不用担。心想,反正有爸爸妈妈呢,他们会处理好的。最多晚上回家被家长打一顿。可是下次发生问题时还是这样处理,久而久之,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定势:自己不用负责任,千斤重担自有父母担. 学生依旧逍遥依旧自在,以后自然还会犯下类似错误。
我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过失时,应实事求是讲清道理,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态度,明确指出过失和弥补过失的办法,尽量不要通知学生家长,不要大声呵斥,更不要夸大其辞恐吓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有深刻的心理体验。这样,他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会主动体会到对方的感觉,考虑到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只有当孩子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过失后果所带来一系列麻烦,在心中留下痕迹,铭记在心。这样就会事先考虑后果,停下即将犯规的脚步,才能促进责任心的形成,才会遇到事情先思考,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自律。
作为基层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其中责任意识一定的重低年级抓起,让履行责任意识成为一种习惯。当然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漫长而反复而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在有责任感的氛围下快乐地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