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 孙倩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实验小学 472000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吸取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而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强烈的阅读兴趣能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但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那么如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一、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由于低年级学生兴趣的持久性较差,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建立班级图书角
结合学校提出的以“积极营造书香班级”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我在班里提出“献一读百”口号,鼓励每个学生都捐出课外书籍,放在班级图书角里,最后精心设计激励性课外阅读的语言,引导孩子们在幽雅的环境中走进书籍,用心去欣赏每一本精致的图书并从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2、巧用教室黑板报
把一些儿歌、谜语打印成小纸条粘贴在板报上让学生阅读,并定期更换。黑板一角写上“每周一诗”,每天早读时让学生阅读。
3、营造书香家庭
家长会时向家长讲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既要为孩子提供课外阅读所需的书籍,也要保证孩子课外阅读的时间。并尽量陪孩子同读一本书,同讲一个故事,同寻书中乐趣。
二、巧用课堂教学阵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
1、用人物情感表演来激发读书乐趣。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童话故事时,老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训练,既锻炼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可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模仿的能力很强,记得我给学生讲《小猫偷油》故事时,学生演小猫偷吃猪油时表演得惟妙惟肖,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2、用疑问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
老师在讲故事时,可设置一些疑问,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十二生肖的故事时问:为什么老鼠那么小,还怕猫但能排在第一位呢?学生一下有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我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读得可起劲了。
三、开展形式多样地课外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我经常在班里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 “剪贴册”、 “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 “讲故事”。故事人人爱听,所以每当我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仅仅靠老师讲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还可以让学生讲、师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 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
另外,还经常开展词语接龙、猜谜语、成语王国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唤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学以致用,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设立评价机制,激发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心志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课外阅读。但他们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我引入竞争、评价机制,让学生品尝课外阅读的喜悦。
(1)学生评
每周抽20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一周以来课外阅读的成果。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组员评选。学生可在该段时间展示自己课外阅读记录本,推选出好的上报老师,并在班中进行展示。别看这是很小的举动,被推选出来的孩子觉得无比自豪,因为他的付出得到了同学的认可。
(2)家长评
老师发阅读登记卡,让家长填写孩子在家阅读情况,并写上评语。老师可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做到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心中有数。
(3)教师评
老师综合学生的自评,家长的评语,每周准确地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并在阅读评价表上当众盖上阅读之星,树立课外阅读的榜样。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产生的“故事大王”、“古诗大王”、“猜谜大王”我都会为他们佩带上胸卡。评价机制的引入,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了学生的继续阅读,极大的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获取丰富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以求把人类精神的食粮带给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那就从低年级孩子训练开始吧,有了好的开端,一定会带来丰收的果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