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浸润孩子的心田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刘谷香
[导读] 在美丽的湘江河畔,矗立着一座滨江新城——九华,在九华最中心,有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杉山学校
        刘谷香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九华杉山学校
        在美丽的湘江河畔,矗立着一座滨江新城——九华,在九华最中心,有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杉山学校。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一直将学生的美育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儒雅少年”而努力。为切实加强我校的美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孩子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让“美校”赏心悦目
    走进杉山校园,一眼就会被优美的校园环境所吸引: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偌大的校园,地面干干净净;下课后,孩子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校园的“乐学园”、“宣传栏”、“图书角”等地方,或静静品味书香,或海阔天空地畅谈人生。每每遇到老师,孩子们都会献上一个甜甜的微笑,送上一句诚挚的问候。整个校园犹如一首凝固的乐曲,孩子们就是这首乐谱中流动的音符,抑扬有致,令人陶醉。
二、立足课堂抓美育,让“美课”沁人心脾
        有些教育不能用言语表达,要靠心灵的触碰来感受美。我们杉山学校一直注重孩子们审美能力的培养,加强孩子们的美育教育,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途径。
        音乐课上,老师用自己美妙的歌声、灵动的舞姿带领孩子们遨游艺术的殿堂;美术课上,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语文课上,老师深情地吟诵,孩子们大声地朗读,感受着语言文字的美;数学课、科学课上孩子们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积极讨论中体现着思辨美;古筝社团、舞蹈、电子琴、合唱、经典诵读等社团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又陶冶了孩子们的性情,让他们获得了美的感受。学校结合传统文化建设开展了各种课题研究,抓住孩子们一些重要的生命节点,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礼仪教育,让孩子们在自由的课堂上欣赏着艺术美,在思辨的课堂中探寻着智慧美,在学校别具特色的“经典诵读,快乐阅读”的校本课程中创造美,在“富而思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美。

 
三、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让“美人”独具一格
   学校美育教育的最根本,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来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孩子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教育,既包含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又包括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心灵、语言、行为、仪表美的“立美教育”。杉山学校孩子们奉行“乐学乐问、 善思善行”的遵旨,为努力成为“明理、诚信”的“儒雅少年”而奋斗!
孩子们通过课堂上美的教育,生活中美的熏陶,活动中美的感受,逐渐变得更加懂事,更加优秀。美育教育熏陶着孩子,滋养着孩子,也孕育着孩子萌动的心灵美。三月,“富而思进感恩节系列活动”让“雷锋精神”永驻杉山校园;四月,“清明祭英烈”活动让孩子们永远铭记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五月,“劳动最光荣儒雅少年进社区”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六月,“六一儿童节”艺术节展演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现自我风采;九月,“习爷爷,新时代好队员有话对您说”主题队日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们自编自导的节目《剪窗花》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艺术团的孩子们更是带着自己的舞蹈《飞吧》飞上了湖南电视台,参加“欢乐潇湘”大型群众艺术节,体现了杉山孩子们美好的愿望……一年级的“开笔礼”,让初入校园的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六年级的“毕业礼”,凝聚着孩子们对母校、对老师深深的感激和眷念;“变脸”、“皮影戏”等“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妙不可言……在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杉山的孩子们收获了诚信、乐观、积极、豁达、开朗等良好的精神品质,在“杉山儒雅少年”争创活动中,展现自己最美的风采,那点缀在花坛中的“展示牌”,成了杉山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承办的湘潭市2018年主题队日活动“习爷爷,新时代好队员有话对您说”获得市教育局、市团工委领导的一致好评。
   从美育的角度讲,教育就是对美感的唤醒。正如著名艺术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多角度、多层次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将美育深深渗透到学生生活、实践中,让凝固的美陶冶孩子性情,让流动的美浸润孩子心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