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 余彬
[导读] 新时代需要新的信息技术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余彬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中学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新时代需要新的信息技术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国家现在非常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本文通过了解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各种教学问题,了解学生对微视频的需求,从而使微视频的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对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引言
        微视频教学是以视频为主要方式将初中信息技术中的重难点知识更加形象地呈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受时间、场地的制约,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师将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观看,无论是课前复习还是课后预习,都可以非常灵活地开展。由此可见,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程的含义
        微视频是指新时代新兴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学习内容,时间限制在10分钟以内。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在线微课程进行交流和发送问题的一种方式。其他的学习者和老师将一起帮助解决问题,无论时间和地区。微视频的导入和应用,然而,将所研究的时间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它不仅能保证学生们的精神高度集中,也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效果优化。
二、微视频在信息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了问题,就会找到老师来寻求答案。这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教师们的教学负担。微视频引入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自己观看相关视频来解决他们的疑问。减少了教师做无用功的时间,增加了教师进行教研的时间。
        (二)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
        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若采用枯燥单一的授课方式,在学生对于电脑操作能力原本就处于一种陌生的状态下,如果在一开始便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很难的暗示,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信心也会大大减弱。引入微视频,首先可以利用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微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简短,内容精简,学生也就知道重点在哪儿,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钻研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课后还可以利用微视频进行复习。利用微视频复习还有一个好处,如果采用原始的长视频,一步一步地教授学生,学生缺乏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如果结合微视频,只把重点和难点截取出来,学生自己回忆上课时的操作步骤,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在强调知识点的重复,眼睛里只盯准了难点,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总是会很排斥他们。而使用了微视频之后,教师就能够将之前学生们没有弄懂的知识,以这种形式来做演示,学生们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之前没有弄明白的问题。进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微视频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在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都是学生被动接授知识,难以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随着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得到转变,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自主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用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微视频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时间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并在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对微视频的学习和观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更加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与教师以及同学相互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内容有大概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科学运用教学工具,如在微视频的教学中穿插一些学生喜爱的图片或者精彩小视频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微视频学习中掌握更多知识,进而有效发挥微视频教学的优势。
        (二)利用微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有关知识点“影视作品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视频截取不同的影视作品片段,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不同影片的态度和兴趣点,教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影片内容,运用微视频完成截取,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完成不同影视作品的播放,以此烘托课堂中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影视作品欣赏中认识到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以此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微视频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Excel表格公式输入计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使用电脑时,想要快速计算一个数学问题应当使用到什么样的计算工具?”有的同学会回答:“使用到电脑中的计算器。”随后教师可以展开追问,“如果不利用计算器我们还能使用到什么工具?”一般来说学生由于缺乏对于电脑功能的认识就会陷入沉默。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出教学主题:“同学们,今天老师来教大家如何利用Excel表格让电脑自动计算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短视频是如何操作的。”在传统计算机操作中,一般是学生通过计算器计算完得数后再填入表格内部,这与学生的传统操作方式不同,此时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再结合微视频将Excel表格公式输入计算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Excel表格中展开自主训练,学生就会更加正确地理解操作步骤,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明白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减少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四)采用微视频教学模式开拓学生学习视野
        运用微视频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在掌握书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及时更新资源库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方式。例如在PPT动画设置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只是要求学生掌握PPT动画的简单特效设置方式。如果想要学生灵活运用PPT动画特效,则教师可以采用《升国旗》的微视频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PPT中图形和动画两项内容相结合来制作一场升国旗仪式,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动画特效操作手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技能,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操作方式十分类似,还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将不同的教学资源搭配成为全新的知识,使得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微视频,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把复杂的操作程序简单化,生动化处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信息技术,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微视频的几点注意事项,不断地对信息技术教学加以改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叶小龙.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下),2019(12):95.
[2]赵玉青.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58.
[3]周静.“碎片化”时代下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9(08):121.
[4]潘丽妍.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优势[J].中华少年,2019(25):152.
[5]陈健平.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视频的合理应用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3):233-235.
作者简介:余彬(1983.10-),男,汉族,广东东莞人,广东省东莞市石排中学,中学一级,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