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贵佳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初级中学,云南 楚雄 675200
摘要:初中生物研究的是物种生命的组合,是最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提升生物素养,能够为以后的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乡镇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当地农村有利的教学资源,努力提升教学效率。总体来说农村生物资源丰富,可以归纳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合理挖掘与利用这些资源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农村教学;教学效率
当前的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优秀教师资源较少,另一方面教学设备与环境都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再加上乡镇上学生和家长对生物这个学科不够重视。农村的初中生物教学与城市的初中生物教学具有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备还是家长的认知,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想要提升农村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应当着眼于当地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生物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校内外显性生物教学资源
显性资源主要是指可以将自然资源无成本或者低成本的,直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校内显性资源主要包括教科书、多媒体、实验室、校园绿化等硬件设施;校外显性资源则包括农田、山脉、森林、果园等资源。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校外显性资源更加丰富,能够直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1.1结合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生物认知
农村物种丰富,教师要善于将生物转化成教学资源。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关系》讲解当中,就可以结合农村的生物物种,来让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鼠妇(俗称潮虫)是一种幼小的甲虫,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可能只在视频或者教材图片上见过这种甲虫,这种甲虫在农村十分常见,很多学生对此并不陌生。教材当中讲解了鼠妇的生活习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来验证鼠妇的生活习性。在实验开始之前,搜集一定数量鼠妇,将其分成两组,准备一个纸箱,在纸箱底部放上潮湿的土,把收集好的鼠妇放到纸箱底部的土壤上(每边放的鼠妇数量应该保持一致),在纸箱的上方以中间为界,一边盖上纸板,另一边的上方盖上玻璃板,这样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一周后,观察两种环境中鼠妇分布的数量。通过实践学生认识到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领会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2组织学生参观果园,体验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在教材当中只是几句话,几张图片,城市教师的教学就是结合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农村生物品种繁多,在农村大自然中欣赏物种的丰富性,要远胜于教材图片。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学习,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果园参观,认识果园养殖存在的生态系统。水果想要生长好,除了具备阳光、水分之外,还需要肥料与除虫。传统的方法都是打农药除虫,购买化肥进行施肥,也有的果园采取了鸡与鸟养殖的方法,来满足施肥和除虫需求。鸡与鸟可以捕食果树上的昆虫,鸡与鸟粪可以满足果树施肥的需求,实现了养殖与种植的统一。在果园参观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更多的生物物种,也能够对食物链有基本的了解。
2.利用好农村学生身边的隐性教学资源
隐性教学资源是与显性教学资源相对应的一种资源,相比较显性资源隐性教学资源更加隐蔽,需要教师努力去挖掘。农村的隐隐性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学生的周边环境和学生的生活习惯,巧妙的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提升生物的教学效率。
2.1结合学生的生活习惯,延伸生物教学深度
乡镇的初中学生大多来自本镇的学生,放学回家都是经过森林和山路,学生在往返学校的途中,都会与道路两旁的植物接触,花开叶落都是鲜活的生物标本。例如,在学习七人教版年级上册《被子植物的一生》时,就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回家时,对道路两旁的植物进行观察。学生在每天的观察过程中,植物也在不断变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学生在对道路两旁植物的观察过程中,不仅会学到生物知识,还会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增加学生环境保护以实,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
2.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教学效率
种植和养殖是农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农村学生在耳濡目染下,相比较城市学生来说,或多或少具备了一定的农耕或者种植知识。学生的这种生活经验对生物教学是很有利的。还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环境与生物关系》为例,不同的动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当地主要以山地为主,所以选择小麦种植而不是水稻,这就与本节知识有关。通过学生的种植经验和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环境与生物关系的理解。在讲解《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时,可以用当地的萝卜畅销为例来讲解,当地气候比周边乡镇冷,温度低,萝卜生长缓慢,而且温度低,昼夜温差较大,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就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剩余就多,所以这个地方的萝卜比较甜,因此在当地比较出名,也成为这个地方的主要农作物和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生活习惯和经验是学生被动获取的,这种知识的学习较为轻松,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合理的结合学生这种经验,能够让教学更加轻松,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
总之,农村的生物教学与城市的初中生物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由现实的教学条件决定的。因此,想要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生物教师就必须要努力为挖掘农村教学资源,利用好自身优势。农村的生物教学优势,主要表现在生物物种丰富,学生知识经验充足上,教师要利用好显性和隐性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永光.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农村教育,2020(11):87.
[2]李勇.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C]. .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91-293.
[3]刘金香.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初中生物实验开出率的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