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实施感恩教育浅探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吴用德
[导读] 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
        吴用德
        贵州省剑河县城关第四小学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556400
        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人之常情。感恩教育简单的说,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既要学会感恩于心,更应懂得回报于行。
        在此,我将自己在班级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加以总结并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感恩教育是一个活动体验的过程?
        感恩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才是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教育途径。感恩教育需要教育主体的积极参与,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从形式到内容都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感恩活动。比如,孩子们喜欢过节,于是我们便以那些传承文明与情感沟通的节日为载体,抓住节日背后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契机,让孩子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三八节”我们开展了“感恩母亲,我与妈妈换角色”活动,让学生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体会妈妈的辛苦与不易,并将自己的活动感受写下来,与妈妈一同分享。“母亲节”我们开展了“送妈?妈一份神秘的礼物”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妈妈的爱。听:“妈妈不在家,写完作业我就开始准备礼物,明天给妈?妈一个惊喜。” “本来想为妈妈买件礼物,想想还是自己动手做吧,这样更有意义。”“这是我第一次送礼物给妈妈,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为妈?妈买了一朵头花。”“我在上面画了一只兔子和一只乌龟,兔子代表我,乌龟代表时间,我要和时间赛跑,考个好成绩让妈?妈放心。”“吃完饭我端来一盆温水,把妈妈的脚放在里面,轻轻地洗,洗完又抹上润肤露,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洗脚,妈妈高兴地哭了。”孩子们在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了感性认知,并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我们还配合学校开展的活动,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为环保画一幅宣传画,为社区演出准备一个节目,为绿化校园提一个建议,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二、感恩教育是一个氛围熏陶的过程??
        感恩教育需要氛围的熏陶,尤其是需要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之所以淡化,是因为他们缺少发现真善美、感恩真善美的眼光——是谁捡起了地上的垃圾?是谁擦去了墙上的污迹?是谁爱惜盘中的粮食?又是谁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你?没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就不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于是,我把感恩教育点点滴滴地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中,通过班级活动的开展形成一个感恩的班级文化氛围。

比如,我班开展的"班级新闻联播"和"班级成长日记"活动就是为了训练孩子们发现美好事物并对其感恩的眼光。每天,"值日班主任"都会提醒大家,睁大一双慧眼,去发现班级里的真、善、美,并利用放学前5分钟的时间,组织同学们把自己的发现以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以"新闻联播"的方式在全班进行交流。当天晚上,轮流上任的"值日班长"还会把这些真、善、美的发现以及自己的感受一一记录在"班级成长日记"中。从发现真善美的《班级新闻联播》到记录真善美的《班级成长日记》,活动的持续开展让孩子们的目光不再只盯着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他们思考的中心也不再只围着自己的利益,渐渐地,营造出一种识恩知恩的班级氛围。学生在这种班级氛围的熏陶下学会了感恩他人,学会了回报他人。感恩教育悄然融入班级文化这种隐性的教育力量中,在班级氛围的熏陶下,像春雨一样悄悄潜入了学生的灵魂,滋润着他们干涸的、缺失感恩的心田。
三、感恩教育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
        感恩教育不是一个班级开展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感恩教育其实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集合教育力量,从学校到家庭,从社区到社会,感恩教育只有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才能把由学生而始的感恩教育扩大到每个社会成员身上,营造一种知恩图报的社会氛围,继而这种社会氛围又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春风化雨的感恩教育,从而达到一种良性循环。??
        其次,感恩教育需要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日行一善——回家给父母端一杯水,帮助父母打扫一次房间,为同学做一件好事,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班务,让学生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现自己的一种责任,而这种责任某种程度上也是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他人的一种感恩之举。只有当感恩的行动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才会具备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良好品质。
四、感恩教育是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
        仅为父母洗一次脚算不得知恩感恩,也不一定就能懂得母爱的伟大。感恩教育不能像雾,时有时无;感恩教育不能像风,时断时续;感恩教育只有像阳光,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持之以恒,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学生输送做人的力量。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次诗歌朗诵会,一次送温暖活动就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的。感恩教育是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在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并逐渐达到感恩的最高境界——励志,因感恩之心而生鸿鹄之志。?
        感恩励志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小学感恩教育的具体活动也应该走实践道路,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唤醒感恩心,激起责任感,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体会和实践。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踏上了成长之路,我和我的同仁们也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励志教育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因为我们坚信,有了感恩的心,就有了飞翔的天空;有了感恩的心,就一定能托起鸿鹄之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