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翠娟
五华县第一小学 514400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教学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在小学教育中怎样有效落实以人为本、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水平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小学时期是开发学生智力与潜力的重要阶段,教师一定要发挥出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希望可以为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个体差异
引言:以良好的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观念的革新,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而且以人为本理念也有助于营造和谐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一、改变管理观念,制定以人为本制度
一方面要更新管理观念,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中有很多管理人员都比较刻板,缺乏以人为本观念思想,想要有效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要改变相关管理人员的观念,使其重视以人为本,制定政策时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在教育中能够结合课堂教育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当管理层能够感同身受,以人为本才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培育学生的责任。另外,制度作为行为的保障良好的制度,是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的基础,小学教育管理中需要制定以人为本制度,做好细则规定,以人为本制度要鼓励教师进行创造,学生进行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个性空间,营造相互尊重氛围,不能单纯以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类,对有特长的学生鼓励其发展爱好特长。教师需创新管理观念,并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管理能力,深挖以人为本理念内涵,将其融于实际管理行为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促使其积极向上成长。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能够使师生都向着自身目标努力,信心百倍,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学习质量[1]。
二、坚持人性化工作,重视道德教育
教师要重视沟通,当学生犯了错误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其错误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改善,对于良好行为进行鼓励,引导学生讲文明、守纪律,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中教师要为学生分配卫生工作,定期检查班级卫生情况,使学生养成良好文身习惯,可以成立少先队,确定其文明检查与指导地位。禁止班级内吃零食与随意扔垃圾,安排纪律组长及时制止所发生的的违纪行为,如果记录组长不能处理则要报告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进行劝导,帮助学生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要重视安全教育,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教育需要保障学生安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建立健全门卫登记制度、不定期进行巡查,避免社会人士随意进入校园内造成人身安全隐患,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为学生讲解安全常识,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避免学生受到不良诱惑影响误入歧途。采取柔性方式为学生展开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例如:应用讲故事方式为学生传达人生哲理,通过弟子规等文学经典优化学生人格[2]。
三、营造以人为本氛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营造以人为本氛围,小学教育要重视学生情感需求,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渴望得到关注与表扬,教师结合学生需求进行教育管理,例如:开展多元化评价,肯定、鼓励学生,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美化班级环境,在班级张贴名言警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尊师重道”等等,在校园内甚至文化长廊,张贴学生优秀作文、绘画作品以及小发明等,营造良好氛围规范学生的行为。加强师生沟通,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时,教师及时了解其畏惧原因,结合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进行改善。教师也要主动关心学生,包括学习状态、生活、心理发展等,当学生忽然上课频频走神时主动询问是否身体不舒服,在季节变换时告诉学生增添衣物,下雨天提醒学生携带雨具,叮嘱学生按时休息等等,学生感受到关心后就会拉近与教师的距离,便于教育与管理。另外,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小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以及自身成长状态等因素影响,在性格与学习能力方面有着一定差异,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在教学管理中切忌揠苗助长,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教学计划,将三维教学目标应用于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发挥课堂教学价值,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需要一视同仁,使每一个层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有所获,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教学方法,将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合理划分,分成若干小组,布置合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取长补短,提升班级整体素质[3]。
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小学教学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是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改变管理观念,制定以人为本制度,坚持人性化工作,重视道德教育,营造以人为本氛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一定空间,培养学生创新与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庆娜.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20,27(05):84-86.
[2]潘佑莲.“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23):127-128.
[3]李媛媛.浅谈“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师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汉字文化,2019(02):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