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 静等花开 ——我和一六班的故事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漆娟
[导读] 从一开始,就想和他们小声地交流,一直不喜欢嘈杂的环境
        漆娟     
        成都市双流区东升小学
                                                                 
        从一开始,就想和他们小声地交流,一直不喜欢嘈杂的环境。七年前连续两个一年级给我留下的并不是痛苦的回忆,满满信心走进现在的一六班。55个人,窄窄的教室,座位挤得恼火,前抵讲台后靠墙。男孩子31个,加上现在的孩子都带得活跃,教室里相当热闹。一周下来,不停地教各种规矩,但是收效并没想象的明显。还好,刺耳的声音渐渐少了,安静听讲的孩子也开始多了,排队知道自己所在的小组和位置了……我告诉自己,一天会比一天好,每天都会有惊喜。两周过去了,小老师会很自觉地到讲台上提醒大家课前静息,吃饭排队;小组长也可以收好组员的作业本,清理没有上交的同学了;黑板有人会主动擦干净,讲桌也摆放得整整齐齐,垃圾筐也不用担心会满了……这个进度就像带着一个婴儿,他们真的是一天一个样。
        孩子们在不断地进步,我的嗓子却因为讲得太多沙哑了。一开始没引起注意,觉得很正常,过段时间就好了。哪知到了第三周,我彻底失声了,分贝几乎低于10,和同事交流都很困难,更别说讲课了。病假是不能请的(自己不愿意),及时准备了两个“小蜜蜂”,室外用;两个无线耳麦,课堂上可以经过大音箱传出来,圆润不刺耳。就这样,整个第三周,我就和孩子们讲着悄悄话。只要“嘘!嘘!!嘘!!!”,教室里就能快速安静下来。一双双天真明亮的小眼睛盯着我,仿佛一下子变得成熟懂事了,我喜欢享受着教室里的这种“深沉”。
        我不停的喝水,一有空就吃润喉含片,虽然嗓子还很疼,但一走进教室,就会忘我地进入课堂。
        “弱弱”的小昆峰
        我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这样的方式很能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我恨自己没有一副金嗓子,否则我会天天给他们讲故事。还记得第二周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聪明豆绘本系列《小房子变大房子》。故事大意是老婆婆嫌弃自己的房子太窄,智慧老人给她想了一个办法,逐一将鸡、小猪、山羊、奶牛赶进屋子,又逐一将它们放出来。老婆婆一下子觉得自己的房子变得好大好大。我问孩子:房子变大了吗?“变大了!”声音洪亮而整齐。一个弱弱的声音传出来:“没有变大。” “到底变大了吗?”“变大了!”声音震耳欲聋。“没有变大。”循着这蚊子一样的声音,一个小男孩满脸紧张委屈却又带着坚定。我请昆峰起来说说,他似乎一下子得到了pass,声音变大了:“当所有小动物都跑进屋子的时候,老婆婆觉得越来越挤,越来越挤,最后房子变得超级无敌挤,连打个喷嚏的空间都没有了(他把双手紧贴肚子,收紧肩膀,两腮往里收,嘴巴撅成小樱桃)。后来,动物们都出来了,老婆婆一下子觉得房子变大了。其实房子并没有变大,这只是她的感觉而已。”开学十来天,这个孩子上课几乎不主动发言,虽然也不讲小话,但感觉他还没有融入课堂。这一发言,让我无比惊喜。

我想掏出手机,及时录下来,但这些课堂生成根本不容我有开小差的机会,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自然,丝毫不忍打断。“空间、超级无敌、感觉而已”一连串的词汇,清晰的语言思维,我按捺不住激动,课后迫不及待和办公室的姐妹们分享。
        当天,昆峰回家特别开心,他告诉奶奶:“同学们都不相信我,只有漆老师愿意听我说。等我说完,老师夸奖了我”。怕奶奶不明白,他拿出一张纸,一种动物进屋子,就叠一个角;另一种动物进屋子,又叠一个角……放动物出来,打开一个角。所有角被一一叠起来,又被一一打开。他自信地说:“你看,这房子就是没变大嘛!”他奶奶和我交流后,本就惊喜的我简直震惊。看来我之前都被他“弱弱”的表现“蒙蔽”了,我越来越喜欢这“弱弱”的却很有思想的小男生。
        原来,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表象,不一定完全真实,对于每一个孩子,我们绝不能以自身的眼光轻易给孩子贴个标签——他特别调皮;这个娃娃不善于交流;她思维反应有点慢;那个孩子不发言,思维没跟上……也许,就有那么一个瞬间,会改变你的看法;就有那么一个瞬间,他们会闪光。
        “黑名单”小铉铉
        报到那天,我并没有和全班同学接触。学校安排班主任在教室里给家长们开第一次家长会,很多学前准备,相关资料都需要交待和完善。两名辅导员带着孩子们认识学校、训练简单常规。一放学,两个辅导员急切地找我交流,他们发现班上有个特别调皮,不太受教的孩子——小铉铉。老师讲话,小铉铉会不停接嘴,而且全唱反调。你说安静,他就吵闹;你说排队,他就乱跑;你说乖孩子以后才能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他立马说,自己就不当少先队员。我明白两位辅导员的意思,就是这个娃娃有点烦。第一天,就有“黑名单”,小铉铉以这样的方式走进了我的生活。
        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周,我们不会讲新课,每天训练课堂常规和行为习惯。小铉铉当然受到我的高度重视。辅导员说的没错,就是在课堂上,他也是完全自由。你告诉他,发言要举手,可他绝不会照做。一节课,想说就说,顶多自动讲话十多次。这还不要紧,他还以声波的速度辐射影响他周围的同学,可见他的确有点厉害。没给他好脸色,一下课就严肃地把他叫到面前,孩子没有任何畏惧感怎么行?他不喜欢这种方式,逐渐有所收敛。我发现,他其实特别聪明,反应速度超快,这样的特点正好引导。对于低段的孩子,我教给他们很多课堂口令,小铉铉总能第一时间接出我的下句口令。每每这个时候,我立马给他贴上小星星,告诉孩子们,嘴巴会说,也要会做。孩子们立刻挺直腰板,小背坐得直直的。小朋友都喜欢奖励,小铉铉更甚。几天下来,他的变化特别明显,上课发言知道积极举手了,思维活跃的他,一旦习惯培养好了,自然就会很棒。两周后,我引导孩子们自己争取当老师的小助手,小铉铉变成最积极的同学之一。一天早上走进教室,我发现讲桌上的物品摆得整整齐齐,桌面湿湿的,显然有人整理过。问问坐在座位读书的孩子,他们一脸茫然。小铉铉提着小水桶走进来,着急放好水桶 ,晾好毛巾回到座位。我请他过来,在他小手上贴上小星星,这些小星星好似有魔力,它们让小铉铉在短短了十多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级的小孩就像一张张白纸,很容易上色,我感觉自己就是粉刷匠,提着缤纷的颜料,绘着绚烂的图画。
        我和我的一六班,相遇在这个金秋季节。孩子们天真的眼神,稚嫩的语言,萌萌的动作,快乐的笑容给我太多的惊喜,我期待每天和他们一起。20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没有丝毫的倦怠,我永远相信,用心去呵护这一棵棵幼苗,他们必定会开出绚烂的花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