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国
庆云县中丁乡中心小学,山东 德州 253712
摘要:面对当地农村小学习作编造成风、毫无生活气息的现状,与广大教师一道,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终于迎来了习作教学的春天。改革措施主要有改革评价机制,倡导写出自我,构建“一体两翼”操作体系。
关键词:评价机制 展现个性 一体两翼
我们乡是鲁北一个普通的农村乡镇。长期以来,我处小学习作教学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阶段。所谓“低迷”,表现在当时学生习作编造成风,内容空洞。这有悖于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2001年10月,我从中学调到乡教研室,任小学语文教研员。针对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与教师一道,系统地开展了习作教学改革。经过几年努力,小学习作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孩子们的习作内容开始从好人好事的罗列中走出来,开始从美词佳句的堆砌而鲜见个人思想情感的圈地中走出来,展露出反映生活、展现自我的良好态势。2007年,可以说达到一个强盛时期,在全县小学生习作素养评价中,中丁乡四、五、六年级皆获得全县一等奖,为全县最好成绩。其中,王雪同学的《丝丝书香情》在山东省级《当代小学生》上发表。
一、改革评价机制,扭转编造之风
当时习作编造之风盛行,达到什么程度呢?看一位老师《走进春天》作文课。
师:在描写小河中,谁感觉自己写得比较好,读来与大家分享。
生: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小河欢快地流淌。小草在河水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生:……
师:这些同学只写了静物,没有写水中的小动物。水中鱼儿的情态又是怎样的?
生: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师:谁能说得再具体、形象些?
生:鱼儿自由地游着,一条小鲫鱼时而静静地停在水中,时而,鱼尾一闪,箭一般径直游去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好。除了写小鱼之外,还可以写一写水上的鸭子,“春江水暖鸭先知”吗!写景就要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我们笔下的景物才显得生机盎然。
学生笔下的小河,清澈见底,水草丰茂,鱼儿嬉戏,并且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教师引导学生“动静结合”,展开思路,生动表达,教学方法值得肯定。评课时,老师们赞誉有加。
我却认为,这节课空有华丽的外表,缺少了灵魂。因为这样的课堂和习作无真情,无实感!当时身边的小河并非学生描述得如此之美,而是色如柴油,激流后白沫翻涌,水面飘着些小鱼的尸体,泛着白肚皮,有的农民还捡来作“酒肴”!这是上游化工厂、造纸厂排污造成的。对此情境,我们的老师、学生竟在为它唱赞歌!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此美化,如此指导,只不过引导学生编造得更加完美些罢了。
无视事实,助力谎言。
为什么会这样?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有位老师曾言:“阅卷时只看篇幅,不看内容。不编造没啥写,篇幅不长,成绩受影响。”
归根结底,习作评价出了问题!
为了引领生活视野、展现真实自我,我们制定新的习作评价标准,将是否来自生活作为及格与否的分界线,然后再权衡语言表达水平。凡是编造的、照搬的,直接定为不及格,不管篇幅多长,文采多好。
为将新标准执行下去,乡教研室成立专门的作文评价小组,在全乡范围内选拔教学思想端正、责任心强的八位教师组成两个评价小组,一组阅三四年级作文,一组阅五六年级作文。改变了以前临近年级互派一位教师阅卷的作法。召开习作评价专题会议,申明全乡习作教学改革方向,强化评委的使命感,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新标准。乡教研室还编辑地方习作刊物《启航》,将生活气息浓郁、感情真挚、个性鲜明的优秀习作出版发行,每班一份。
习作评价机制改革,有力地遏制了编造风气,教师们纷纷行动起来,发动学生去实践、去观察。组织游戏、带领春游、放飞玩雪……一时间,各校活动此起彼伏,习作改革迎来生命鲜活!就连一年级娃娃学习说话,老师们也带领他们先做做游戏。
“马老师,我也让学生做了、观察了,可说出来还是不行。”有位教师对我说。这表明老师在改革中遇到了困难,即如何指导观察、如何指导表达。这需要有接续动作来巩固改革成果,否则,教师看不到成绩,思想会产生动摇。
为此,我们举行了全乡习作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其中,李芳老师《记一次拔河比赛》作前指导课,甚为精彩,被选为乡级示范课。
李芳老师教学三年级语文,为帮助学生写好活动类习作,她事先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并提示学生观察哪些方面,怎样有序观察、全面观察。课上,找两名学生上台演示,情景再现,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比如面部表情——双手——站立姿势——双脚。在写具体、写生动方面引导也比较到位,如写双手,“同学们双手紧紧握住绳子。”“同学们,谁能打个比方,把这个动作表达得更形象些?”“同学们的双手像一把把铁钳子紧紧握住绳子。”“铁钳子握住绳子吗?”“捏、咬、扣……”“把话说完整。”“同学们的双手都像老虎钳一样紧紧扣住绳子。”这节课,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由于学生们亲身经历过拔河比赛,说得比较具体、生动,下笔成文,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倡导写出自我,展现个性
个性是习作的生命。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文章便有了独特之美、个性之美。有些同学未把这一思想植根于自己的头脑中,过多地去模仿,甚至照搬别人的东西,在习作这片本来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没有自由地张扬个性,没有展示出自己眼中的生活和宝贵的个人体验。
为强化写出自我、展现个性,我举行主题讲座。讲座联系学生习作实际,以举例赏析为主,选择《语文报》、《百家作文指导》等刊物上的优秀作品与师生共勉。例如,与师生共同学习原苏州中学高二范芳同学的《将珠子连成美丽的珠串》。在这篇文章中,范芳同学介绍了自己写作《战士·我》的经验:听完老山英模报告后,萌发了写诗的愿望。但开始一味书写战士如何杀敌报国,陷入泛泛而谈。苦苦思索,茅塞顿开,决定捡起自己熟悉的、印象最深的,把自己陌生的或不属于自己的丢下,着重写战士的英雄事迹给予自己的启示。最后,小诗终于发表了。这首小诗文字优美、感情真挚,成功在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三、构建“一体两翼”习作教学操作体系
“一体”即教材单元作文,它是作文教学的主体,其训练系统、规范,且与阅读教学共同指向同一个训练点,便于学生领会写作规律。提高单元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是改革习作评价机制,倡导反映自然、反映生活、个性鲜明的作文,前面已有赘述。二是鼓励教师转变作文批阅方式,由课下教师批阅变为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批阅,让学生自己经历评价过程。
“两翼”指引导学生读书积累与平时练笔。平时练笔主要形式即写日记。日记是最简便、最灵活的练笔方式,能够锻炼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还便于学生写真情实感,少了拘谨与做作。一般要求学生每周写2—3篇日记。目前,日记指导已结出硕果。张勇老师“学会欣赏,学会评价”的日记赏析课非常精彩,课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畅所欲言,学会了如何赏析日记,同时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县语文教研员课后由衷地称赞道:“日记篇篇是佳作,学生个个评论员。”张勇老师的日记赏析课后来获市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读书积累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又一根源性措施,只有生活,没有读书,是不可能成就习作的,所以必须强化读书积累,厚植文化底蕴。唐代宰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所以,要引导学生积极读书,勤于做读书笔记。我们将读书笔记起名为“采撷”,此二字从王维《相思》一诗中获得。为促进学生读书积累的积极性,我们举行了全乡“十佳读书星”评选活动,对读书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目前,全乡小学生学生读书采撷活动已蔚然成风。
现在,我们的《构建绿色生态写作的研究》已被市教科所定为重点课题,这必将促进习作教学的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版。
[2]《旧唐书·魏征传》,中华书局,19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