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高效课堂作业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 庞静
[导读] 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庞静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第七小学   476600
        摘要: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针对数学作业而言,其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教师如果将学生数学作业任务保持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数学作业的效果,因此其可以探究开发高效作业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中高年级高效课堂作业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高效课堂作业;实践研究
引言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深化,有效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果数学作业设计过于枯燥,就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对数学作业感到恐惧、厌恶,不仅无法延伸课堂教学,检测学生知识掌握度,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消极参与课堂教学。新课改提倡设计生动、有趣、灵活的数学作业,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设计作业,全面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完成作业。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改革趋势的探究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系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会存在各种问题,教师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要为学生传输各种关键的数学思想,还要为学生预留数学作业,加强练习和巩固。所以,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对数学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最常见的活动形式。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师要善于改变现状,适当抛弃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树立现代化的作业观,积极创新作业方式,让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性,减轻作业负担。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改革要合理控制数学作业量及形式,实现作业内容由单一向综合转变,作业形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布置现状
        (一)传统型作业数量较大
        在新课标中,要求应重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事实上,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仍然以传统书面作业为主,与课程标准相背离。与书面作业相比,学生更倾向于完成实践型作业,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而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追求更高的成绩,抱着“为学生好”的态度,布置大量的作业,压抑学生情绪,使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与教师间的关系恶化。
        (二)传统数学作业的布置以教师为主体
        传统教学工作中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只是接受者。因此,教师布置的各种数学作业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考虑,教师想要布置什么内容就为学生预留什么作业,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甚至数学作业不仅要整齐划一,还要统一格式、统一答案。
        (三)作业布置缺乏层次
        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在数学作业布置时,有超过半数的教师会为全班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而不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只有31.44%的教师能够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参考进行作业布置。有8.71%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权选择数学作业,而46.60%的学生表示作业都是老师直接安排,自己无法选择。在现代化教育中,学生属于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师通常会忽视学生的个人需求,为全班同学布置相同难度的作业,这将导致能力较强的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技能提升,而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消化教学内容的现象产生。


三、小学中高年级高效课堂作业的实践研究
        (一)构建趣味性数学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作业设计,让学生在作业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进而深入研究。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机械化的作业模式,使枯燥的作业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不仅可以提升作业的有效性,也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趣味性作业:“为什么长方体相对面相同?”引导学生借助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进行验证,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展示的方式表达自身想法。这种有趣的数学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趣的作业内容能让学生积极完成作业,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从而实现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提升。
        (二)高效作业开发模式之家庭作业层次化
        教师在做到课堂作业随堂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家庭作业任务。家庭作业主要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同时能够拓展和延伸相关知识,并且能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良好地反馈,以便于教师及时修正。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注意遵循“减负增效”的原则,将重点放在比较精华的作业上,减少作业的数量。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家庭作业设计,比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等方面,以此来保证家庭作业的层次化,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做完作业之后都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有效发展,使得家庭作业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高效作业开发模式之作业形式多样化
        教师可以对作业形式进行优化,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潜能得以有效开发,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和能力。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注意其形式的多样性,同时要与时俱进,在遵循知识复习需求的基础上,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想象空间。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对于数学而言,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将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四)加强数学作业的实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中,教师要意识到只有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辅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部分学生因对教师心存敬畏,导致师生间存在距离感。为此,数学教师要放下身段,多和学生沟通,减少距离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为学生讲解,落实“学生教,学生学”。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落实实践教学,还能让学生和教师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其释放压力。因此,在作业设计上要具备创新意识,合理控制数学作业量,避免作业布置数量过多而占用学生全部的业余时间,要意识到并不是作业布置得越多,越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合理设计作业内容来控制作业量。与此同时,数学作业布置的难度系数也要合理把控,避免所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性较高的小学数学作业不仅可以延伸教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刻认知。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重视作业的有效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建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分析[J].散文百家,2018(09):80.
[2]陈主碧.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创新性布置与批改[J].小学生(下旬刊),2018(09):38.
[3]方聚荣.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优化思路[J].新课程(上),2018(08):205.
[4]朱国红.小学数学如何培养中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7):35.
[5]陈朝就.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创新性布置与批改[J].读写算,2018(20):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