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鹏程
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 362500
一、德化县实施小片区管理的教育背景
德化县辖18个乡镇、202个村(社区),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1.6万。地处闽中复地戴云山麓,群峰连绵不断,地势起伏跌宕,峰回路转,没有超千亩的平地,交通相对不便。要在全县氛围内实现全面发展,难度大,投资量大,且发展慢,效益差。县委、县政府立足城关地处浐溪河谷盆地,浐溪横贯城区,地势相对平坦,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实际,提出“大城关”发展战略并坚定实施,走出了一条较为适合德化城市发展的路子。
根据2013年秋季德化县教育局关于《德化县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实施方案》(德教〔2013〕171号)文件精神,德化三中、霞溪分校、雷峰中学三所学校整合为“第一片区”(三中片区)。作为龙头学校,德化三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实施“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管理模式,通过“联动管理、联动教研、联动考核”, 做到“六个一体化”,即办学理念一体化、班子建设一体化、师资管理一体化、课程安排一体化、常规管理一体化、资源利用一体化,构建发展共同体,全面整合小片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资源,提高小片区内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小片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小片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小片区管理的有效做法
(一)、加强领导,构建机制
1、建立管理领导小组例会制度。通过管理领导小组例会,加强管理团队交流,在管理经验方向进行探讨、交流、合作、借鉴各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管理制度,管理经验,管理模式等。校级领导相互列席校长办公会共同研究管理工作和交流管理经验。
2、建立学校管理合作论坛。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就学校管理的困惑问题进行针对性调研,并举行专题研讨,在教育教学、校园文化、三风建设、班级管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防范等方面工作的开展交流与学习。
3、强化片区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实验操作、学生互动等方面管理工作。一是主动作为,扎实工作,经常深入片区教学第一线,帮助教师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二是注重教师素质培养,均衡片区师资水平。片区通过组织开展业务竞赛、教学观摩、教学常规检查、送教、走教、课题研究等形式,促进片区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师队伍层次稳步提升;三是构建质量监测平台,进一步规范片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组织好片区校阶段性考试,通过质量分析,及时调整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共同提升办学质量。
(二)、精心组织,落实措施
学校以片区管理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小片区管理工作。
1、管理层面:三所片区校的校级领导经常举行座谈会,按照“轮流坐庄,合作共进”的活动机制,三校轮流当值,安排各个时期的中心话题,开展讨论交流。一是交流学校的发展规划与新学期的工作计划,探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二是围绕提高县中小学运动会参赛成绩出思路、定措施;三是讨论制定片区发展规划、片区管理章程和校园文化建设要点;四是开展片区“同课异构”教学比赛活动、成立片区教职工协会。
2、教师层面:一是三所共建学校领导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教育管理互动”展开了务实的沟通与交流,商定了结对共建计划,并就将要开展的党员结对、业务竞赛、送教走教、质量监控、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讲座、特色交流等活动做了具体安排。
针对结对共建校---霞溪分校、雷峰中学音乐、美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存在的师资薄弱问题,总校制定了《德化三中美术、音乐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安排表》,保证每周三、周四有一位美术教师和一位音乐教师到霞溪分校、雷峰中学开展走教活动,让农村校学生同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学生层面:一是总校出资一万多元,分两次资助雷峰中学全体学生购买校服。二是学校赠送给雷峰中学每位学生一根绳子,并指派体育教师指导学生科学跳绳(学校是福建省体育跳绳特色项目培训基地,多次荣获全国、省跳绳比赛团体冠军);跳绳队应霞溪分校邀请参加分校校运会开幕式表演,使“快乐跳绳”这一体育特色项目辐射整个片区。三是霞溪分校邀请总校徐佳琳老师到校为同学们开展主题为“认识你自己,快乐每一天”的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对学生全面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客观地评价自身的长短处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四是邀请片区校学生参加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比赛活动及汇报演出,共享艺术熏陶。五是为了使“读书活动”得到拓展和延伸,促进三中片区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总校向雷峰中学捐赠10套初中必读名著共60本。
(三)、构建教学教研共同体 打造学科联盟
1、强化教学教研力度。一是在总校开展以初一语文、数学科“主体互动研究,构建高效课堂”为课题的集体备课活动,完成精品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各15件、高效课堂教学录像10节,并将精品教学设计汇编成册。二是以县“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为契机,在总校举办小片区语文、英语、生物学科“同课异构” 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为三所学校教师搭建展示各自教学风采和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三是为提高片区校教师专业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切实发挥课堂45分钟效益,总校选派优秀教师到片区成员校上示范课。
2、凝聚团队力量,打造学科联盟。成立全县语数英等学科备课组,汇聚全县优秀学科教师集体智慧,编制高质量的学科练习、试卷,实行统一配套练习、统一测试、统一评卷、统一质量分析,通过以考促研、以研促训、以训促教、以教促学,全面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
三、管理成效初显
如何让不能进城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片区管理让农村教师和学生看到了希望。2013年秋,德化县全面实施“小片区”管理模式,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为4个初中小片区、7个小学小片区,建立“三五三”管理机制,让片区交流互动有据可依、有法可行。
“三”即制定3份管理文件,片区发展规划、片区管理章程和片区文化建设方案。
“五”即构建5个平台:管理互诊平台。定期研讨片区内管理工作举措,做到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反馈;教师帮扶平台。发挥总校师资优势,建立“传帮带”机制,通过送教、走教、研讨等活动,均衡校际师资水平;质量监测平台。定期抽查片区内各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学生互动平台。设立艺术节、体育节、劳动体验等活动,为城乡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搭建平台;家校交流平台。总校要到分校参加家长会,加强与所在乡镇的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和谐氛围。
“三”即进行3项改革:领导体制改革。实行片区首长负责制,分校为隶属关系;财务体制改革。总校宏观把控,每年定期进行项目立项及资金预算,然后由分校执行、操作,总校监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调控总人数,依岗位需求调整结构,推行教师竞争上岗制。同时,各片区龙头校要在片区内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上出台方案,突破传统体制的禁锢。
“教育是头等民生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关乎德化人民福祉,关乎德化人才培养,关乎德化长远发展,必须全力抓好。”时任德化县县长刘德旺如是说。立足“十三五”,德化县将在新的起点上,切实扛起“增容、改革、活力、提升”的责任,努力实现服务保障水平、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四个提升”,推动城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向着办好人民满意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强县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