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李镇球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受教育儿童中产生厌学心理的一直在减少,
        李镇球
        惠州市龙门县麻榨中心小学  51686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受教育儿童中产生厌学心理的一直在减少,但在农村,学生厌学的显现却仍旧十分普遍。据研究表明,部分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是留守学生。这其中包含许多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厌学问题展开论述,目的在于传达该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就此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村 留守学生 厌学 对策?
二、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1)缺少父亲母亲的关爱及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在求学的关键阶段,父母的关爱是很重要的,在爱的环境下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学生。然而,留守家庭中多是父母外出,学生因与其家长长期分离,得不到来自家长的关爱。这样的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学生容易与家长在情感沟通方面产生障碍。家长没有机会向其表达关心,学生也没有机会向家长诉说自己的感受,双方缺乏交流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由于缺少安全感,留守学生会逐渐不愿意交流,甚至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教师的互动也并不积极,逐渐封闭自我,开始厌恶上学。得不到家长的关系陪伴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这是根本原因,学生家长应该逐步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及时疏导其心理问题,才能打开学生的封闭心理,减少厌学等消极情绪。?
(2)学校教育受限制?
   在很大程度上,学校缺乏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的环境。在传统应试教育中,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成绩作为衡量师生工作的唯一指标。加上较多学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制约,只重视传统科目,忽略那些非统考的科目,使得学校的教育效果降低。而且,由于“留守学生”的家庭缺陷,导致这类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并不积极,与其他学生之间的相处也存在问题,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不理想,难以得到学习的重视、老师同学的帮助。由于部分教师也带有传统眼光,认为此类学生是问题儿童,对他们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而“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并未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这样更导致“留守学生”的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二、农村留守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1、教师应该更加关心留守学生
        对留守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帮助他们认识到厌学逃学都是不好的,帮助学生改变其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的主阵地作用,重点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班集体作用,号召全体同学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利用班级力量开展“关心留守学生”的活动,以班级学生的角度关爱那些留守学生,帮助那些留守学生加强和其他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联系。与其他同学有了交流之后,容易打开那些留守学生的心扉。然后可以进一步开展“留守学生互帮”活动,可以和留守学生结成学习小队,让其他学生带动留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可以培养出留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感情。既加强了班级凝聚力,又能帮助留守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从而达到消除留守学生厌学情绪的目的
2、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勤沟通
留守学生的家长之所以将学生留在家里外出务工,其实是另一个角度的负责任。由于多数家长没能接收到良好的教育,因此才更想为这些留守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离开对成长中的孩子带来到问题,但家长都是愿意配合的。因此,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应该多与那些留守学生的家长沟通,方便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心理问题。譬如可以展开“留守学生家庭互助”,将情况相同的留守学生及其家长组件分队,这些情况相同的学生或者家长可以互相交流,商量解决办法,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适时的配合教师工作。这样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才能帮助学生以乐观的心态抵消消极的厌学情绪。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或许是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的社会问题,对这留守学生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很深远的意义。解决农村留守学生厌学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现状以及心理状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可接受程度,帮助学生分担由于家长外出带来的心理问题和焦躁情绪,积极和家长沟通以便给予学生适当的关爱。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然后可以以班级活动发式调动留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进一步抵消掉厌学此类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农村留守学生厌学原因分析研究 陈进业 当代家庭教育2018-0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