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研究 ——以《千年古县、魅力鹤游》课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许隆奎 谭和兰
[导读] 十几年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以实践为主要路径,
        许隆奎  谭和兰
        重庆市垫江第二中学校
        摘要:十几年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以实践为主要路径,经历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努力探索,围绕校本课程的内涵、理念与价值、内容与模式以及管理与评价等各项问题,取得了许多富有创新、卓有成效的进展。可以说,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校本课程逐渐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本文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垫江县和鹤游镇的传统和优势开设实施了校本课程《千年古县,魅力鹤游》,为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中;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其获得适合自己享受终身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方向。于是结合垫江县和鹤游镇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设实施了校本课程《千年古县,魅力鹤游》。课程内容设置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方向,让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追求学生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发现敏感度,在学习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发展。我们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现将校本课程的自评报告作简要汇报。
    一、课程基础建设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和重庆市教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县教委于2015年4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垫江县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垫教委【2015】161号),明确提出重点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垫江第二中学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组,开始广泛搜集料,着手编写有鹤游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从而确保了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经过多次讨论交流,确定了校本教材编写思路,制订了基本结构框架。这里的编写理念是:让学生从历史、地理、生态科学、文化、发展等角度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产业资源、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在学习人文、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细心发现、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乡土校本教材的实施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增强适应社会、求生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步骤与日程安排
        1、项目前期准备阶段(2015.09——2015.12)
 
4、学生发展及成果推广
         三、校本课程研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县教育局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为了让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和教研组活动时间,把研讨校本课程提上议程,使广大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我们举行了校本课程即学习指导课的研究课,研究课的开展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研究对象,加强了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了老师之间以及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交流、对话与沟通,受到了老师的一致欢迎。
         四、骨干队伍建设
        我校地理组教师积极发表了关于校本课程的各种论文并获得奖励。如:
        (谭建红老师《千年古县,魅力鹤游》课堂实录获得重庆市一等奖、《垫江饮食文化》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张俊杰老师《编写<魅力鹤游>校本教材之所获》获得全国三等奖)
五、校本课程特色
        1、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教材编写始终贯彻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活动提供空间和可能。
        每个单元各侧重一个方面,分为若干课,每一课根据不同内容由若干栏目组成每个栏日又各有特点。“身边事”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我知道”主要对学生不熟悉的知识性内容进行表述:“探究竟”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大家谈”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机会,“实地游”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更深切的情感体验。
        2、贴近学生生活
        我校的校本课程围绕着当今所关注的生活的周边环境话题,也是符合学生自身实际需求的,并且既面向全体又满足有个性发展需求的学生,一开此课,就很受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每一课的编写我们都以生活中的经验或者身边的事例为切入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真实的小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城区变化的感受等,充分考虑到“中学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原则。
        3、入口浅、拓展宽
        以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出发点,致力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体现“先学后教、能学不教”的理念,为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活动提供空间和可能。如,知识性内容表述尽量浅显易懂,插入知识卡对相对知识进行补充。
六、项目建设成果
        成果主要由两方面组成:
        1、理论成果方面。
        ①制定了一套校本课程教材。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为基础,在校本课程《千年古县 魅力鹤游》的开发中,注重加强学生学习身边地理知识的趣味化、生活化,真正的能让学生在地理探索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过程。
    ②经过校本课程教材的编订,校本课程的组织开展,成果展示等多个环节的进行,撰写报告。
    2、实际效果方面。
    ①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地理实地探索过程,使学生享受到了探索的乐趣,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鹤游面临的地理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就在身边,从生活之中学习地理,让地理为生活服务。
    ②真正的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兴趣小组成员进行成果展示,带动学校的文化、学习氛围,以及全校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课程在进步,虽然本文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扎实地开展工作,但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后期只有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讨,不断提升校本课程的水平,使校本课程一学习指导课真正能成为童话中的点金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蔡清田.课程领导与学校本位课程发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2]蔡清田.课程发展与设计的关键DNA:核心素养[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2.
[3]陈兰,曹伦华.“核心素养”视角下多元文化学校课程如何构建[J].中小学管理,2015(9):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