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钊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铁佛镇中心学校 641213
摘 要:当下,世界已经步入网络信息化的新时期,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一定程度地融入了网络化发展,教育亦是如此。伴随着这样的趋势,目前大量的网络信息系统、电子多媒体设备已经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当中,为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提供了更为全面、更为生动、更为便捷的教学方式。本文以新时期的网络信息化阅读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新时期;网络信息;小学生;阅读兴趣
引言:小学生有着一个普遍的性格特点,那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因此,单纯的字面阅读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通过网络元素的融入,使得学生对于文章的感官视觉认识不仅仅再拘泥于简单的文字和费力的思考,而是更多的图形、视频呈现的场景对学生阅读理解有着极大的帮助。如此一来,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不断总结出一种轻松有效的学习方法。由此,学生从传统的单纯文字性字面的阅读转成为文字、视频、图片、声音等多面的阅读过程,更加全面地调动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网络化存在的问题
1.老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差
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来说,其由于学习经历和教学经历导致对于网络的应用能力不足,更不要说运用到课堂之中。在语文阅读中,老教师无法通过网络多媒体的使用来扩展学生们的阅读面,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即使强迫为之,其效果也深受局限。但是,只有具备良好的网络运用能力,熟知网络资源的搜索方法,熟练应用各种教学相关的软件,是教师进行有效网络阅读教学的基本前提,而这一类的年轻教师占小学语文教师的比例不高,因此整个语文教师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新鲜血液”不足,这极大地阻碍了语文阅读网络教学的有效开展。
2.教师使用的网络资源单一
由于视频和图片是两种最基本、最直观的网络资源,目前在语文阅读中大多数老师都主要采用这两种形式,而其他的网络形式有所难度,并且相关的资源难以查找收集,因此其他网络阅读教学形式诸如微课、网站教学等的应用者很少。因此教师偏向于利用这两种资源(图片、视频),同时学生也偏向于喜爱这两种资源,因为微课或网课不如视频与图片的吸引力大。其次,如果教师采用其他网络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就必须有能力、有时间、有精力去制作网络课程,但是这些网络课程的效果却不一定好,甚至耽误了其他教学内容。因此,对于其他网络形式的探索和尝试,大多数教师从不涉及或者浅尝辄止。
3.教师不能合理划定网络阅读教学时间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育与指导,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高。因此,小学生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具有重大的职责。如果在课余时间教师利用网络远程对学生进行延续性的课程讲解,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占用课余时间的负担;若将网络阅读教育主要内容放置在课堂之中,则可能会耽误其他语文教学内容的进度,并且原本学生的作业任务就较为繁重,课后进行网络阅读的学习也不现实。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利用好时间,抓住有效内容,举一反三,培养小学生的网络阅读能力。
二、新时期网络应用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对策
1.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提高自身网络应用能力
(1)掌握网络信息筛选和利用能力
面对庞大的计算机网络,教师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必须不断通过学习增强自身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也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可以聘请相关的教育专家和网络专家前来授课培训,使教师的网络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并且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2)构建语文网络阅读资源库
许多教师认为网络阅读都是碎片化的教学,其大多都是现学现用,不重视网络阅读资源的积累。有些教师有建立网络阅读教育的资源库,但能力有限,难以实现目标。对于没有建立网络阅读资源库意识的老师,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明白网络阅读资源是可以积累和存储的,并且按照其结构和分类建立起网络阅读资源库,且随着教学活动的延续不断发展和丰富资源库的内容;对于有意识建立资源库但操作困难的教师,则可以借助学校的帮助或者所有教师通力合作,聘请相关的网络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会建立网络阅读资源库的方法。例如,将部编版教材中所有的古诗的网络阅读教学建成一个“古诗库”,以备日后查阅使用。
2.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性地利用网络资源
(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阅读相关的网络资料
小学生所收集的网络资源都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们收集阅读内容相关的网络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预习”。这样一来,教师在语文阅读中的教学难度就会有所下降,教学效果有所增强,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学生预习《观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钱塘江大大潮的成因、古人观潮习俗及潮水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自主性地了解潮水的声势浩大、波澜壮阔,为提升学生的课堂阅读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打好基础。
(2)以“特殊文本”安排完全的网络阅读教学
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文由不同主题的单元组成,每单元课文的主题或多或少地相似,只是体裁内容有所差异。针对一个单元的课文,可以完全进行网络化授课,学生人手一台阅读设备,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圈出关键词,进行总结上传,观点的对比和讨论等,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以自主的形式锻炼阅读能力,对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完《少年闰土》后,教师要求学生随堂写作,主题为“我的伙伴”,学生可按照课文仿写,也可以自由创作,完成后上传自己的作文,由老师进行批改与总结,选取范围展示给学生,增强阅读教学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效果。
3.师有意识地在课外搭楚网络阅读教学平台
(1)长期扎根于语文网站或网络阅读平台
语文教师要在课余时间来浏览相关的网站,不断积累相关信息,关注具有教学价值的语文网站,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教学的资源洞察力。只有语文教师先了解和熟悉相关的网站与平台,才能以自己的经验推荐和指导学生使用。目前,网络上与语文阅读相关的平台主要有三类:一是面向教师的网站,这些网站具有大量的备课资源供教师参考学习,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网站”;二是主要针对学生的阅读网站,以阅读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大语文主题阅读网”;三是专门的名篇名题的阅读联系网站,为教师的选材和学生的练习提供资料,如“语文学习网”。教师向学生推荐使用的主要是第二类针对学生的专门阅读网站,若要巩固练习名篇阅读,提升和扩展阅读知识,则推荐给学生第三类网络阅读平台。
(2)用“微课程”延伸阅读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讲述的内容非常有限,而“微课”就是课堂教学的课下延续,可以补充教师在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没有涉及的知识内容。微课,即将众多的知识点碎片化,以一个个知识点的详细内容供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反复观看学习,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以使得课堂阅读学习在网络上延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网络信息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阅读教学中,以此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思维,推动阅读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使其为不断提升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娟.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3):50.
[2]曾雪凤.对新时期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的探究与反思[J].读与写,2020,17(24):44.
[3]沈昕.新时期高中语文阶梯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20,(8):59-60.
【作者简介】孙钊,1966年3月,汉族,男,四川内江,大专,一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