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丹
贵州省册亨县者楼街道中心小学 贵州 册亨 552200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应该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部得到最大的快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贯彻快乐教学法,设计若干“冲突”素材,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智慧火花,并从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所谓“数学好玩”是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积极情感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一种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的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所学知识或学科产生了兴趣,学生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学习中的快乐,有了快乐的体验,就会潜移默化中的激发他们的求知需要,产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主动学习。教育心理学以为,在教学呈现过程中快乐所产生的学习动机获得的知识远胜于其他控制下产生的外部动机的成果,特别是对学习数学的儿童来说。那么如何设计认知冲突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好玩呢?“数学好玩”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又有哪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粗浅地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的深刻含义其实就是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小学生一旦有了自信,学习就会主动,主动就意为着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特别喜欢学数学,当然也就认为数学好玩了。但是数学好玩,如果让学生真正的感觉到数字好玩,作为老师必须狠下功夫,把课上得尽量让学生感到开心快乐,感到有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当然培养孩子的兴趣与让孩子感到数学好玩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要靠老师过硬的教学能力与创设的情景、教学设计的种种环节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好,教师要花费时间开动脑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只要学生参与进来才能感觉到数学真的是好玩的。
喜欢而感兴趣,才能觉得好玩。培养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喜欢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好玩”的重要基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必须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贴近他们的生活,让其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悟数学的魅力。聚焦冲突、激发兴趣、寻找教学切入点,寓教于乐,是培养学生“数学好玩”情趣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知识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情境中亲身经历、获得体验,体验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想忘都忘不掉的效果。这样通过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认知的冲突、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成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用怎样的方法解决冲突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使其有在玩中学的感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动静交错的课堂中得到不同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体验到“数学好玩”。 所谓的“数学好玩”,我认为就是孩子们有兴趣学数学,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乐此不疲,其乐无穷,并能用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二、设计“知识冲突”让学生在课堂中感知数学快乐。
有研究表明,当我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也能得到更大发挥,在教学中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会享受快乐的心理需求。歌声与欢笑不仅给学生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还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喜悦与自豪,进而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旅游的费用”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内容:
1.在创情导入中感受快乐。上课开始谈话:老师想调查有过旅游经历的同学请,你和谁一起去的?是随团还是其他方式?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谈谈你对旅游的感受?通过这样的交流,一下子把学生引导了生活之中,学生兴趣盎然,教师也因势利导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同时把话题引向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第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认知冲突中,感受快乐。老师想邀请三位老师和三位学生一起去旅游下面有两种方案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下方案。出示:A:景区一日游 大人每位160元 小孩每位40元 B:景区一日游 团体5人以上(含5 人)每位100元。对老师提出的三大人三小孩学生对以上两种方案产生了两大对立派,矛盾由此产生。老师就势抓住这一矛盾点引导进行学习活动:(1)怎样计算4个大人和1个小孩 时两种方案的费用?哪一种最优惠?(2)淘气打算和妈妈、阿姨、弟弟、姐姐、妹妹一起去游玩,怎样买票省钱?将以上两种结果填在老师下发的统计表上。(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大人多、小孩多、大人小孩一样多与方案的选择有什么关系? 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但最归根结底还是实现了教学任务,提升了学生能力,使得抽象的数学变得灿烂多彩。
三、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知数学好玩。
兴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潜在的动机仅靠兴趣是无法表现的,只有通过学生在实践在不断取得成功,才能得心表现,确定特有的方向,形成认知内驱力,它对学习起推动作用。教师只有创设一种竞争的情趣氛围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求知欲望。在愉快的氛围中把竞争引进课堂创造一种让学生追求成功的机遇。数学从学科的特点来说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趣,可以说算上枯燥无味的一个学科,要想达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好的效果,教师就要在组织教学时花费时间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学生新旧知识不断产生的认知冲突情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乐于不断深入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征服数学的好玩,从而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小数的除法中的取近似值时,就可以借助四舍五入法与去尾法、进一法之间的认知冲突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探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最后的结果,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才能感觉到数学是好玩的。
总之,小学阶段中的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可以找到真实情境,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发现和设计,那么数学就真的是好玩的。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也会在数学课堂中体会到“数学好玩”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