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动手实践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朱英芳
[导读] 在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下,初中教师必须要以创新、发展
        朱英芳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桥初级中学  365050
        内容摘要:在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下,初中教师必须要以创新、发展、综合的眼光审视当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发展要求,有效的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的战略教学目标。以生本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思想为指导,有效的增加动手实践教学的占有比例,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取缔传统的单向灌输式课堂,使学生能更加积极、踊跃、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当中。使学生更好的将自身掌握的地理理论转化为实践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动手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复杂性、抽象性、理论性、实践性的学科。教师需根据新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和理论。并以全面的激活学生的地理动手实践意识和思维为目的,优化地理教学结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完成动手实践任务。另外,教师还必须要全面加强对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态、行为状态、思想形态的关注,多了解一些较为成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和经验,对现有的地理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完善。以便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影响初中学生地理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的问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以应试教育思想为指导,利用较多课时进行地理概念的讲解,其课堂教学偏向于理论化。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和知识水平,但自身的地理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低。部分教师为了能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往往会要求学生将目光聚焦在教材重难点,极少根据动手实践需求进行内容拓展。学生长期进行相同或相似的考题训练,会极大程度的增加学生的抵触感和厌倦心理。且大部分教师虽然会设计地理问题,但却很少增加基于动手实践的互动环节,也没有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存在相对较多问题。在科技飞速发展当下,虽然地理教师引入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但也只是利用另一种形式呈现相关内容,并未结合实践要求进行整合,难以有效发挥先进教学技术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此外,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动手实践教学重要性,但任务设计和活动设置,都是根据自身经验和以往教学案例,没有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教师所设计的动手实践环节,无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进而会增加班级当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两极分化趋势。
二、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地理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兴趣
        在当下的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掌握动手实践教学的特性和要求,对地理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掌握地理课堂的教学核心和主旨,挖掘能全面调动学生动手实践兴趣的优秀教学内容,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指导。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与地理课堂教学有关的生活案例、现象、场景、环境等的内容,将其渗透和融入到原有教学体系当中,以增加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然后,根据拓展性生活内容为学生设计动手实践任务,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导入复杂、陌生的地理知识学习,使学生能自然而然的借助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动手实践。另外,教师也可以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诉求,利用大数据获取与地理教学有关的一些信息和咨询,或通过访问地理动手实践教学资源库的方式获取教学内容,全面增加地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并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前动手实践任务。利用趣味教学资源全面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实践探究欲望,使其能自主自觉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和动手实践过程当中。以确保学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能得到同步提升。


(二)构建地理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动手实践氛围
        虽然大部分初中学生本身已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但受到思维、认知、实践等诸多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在学习一些复杂、抽象知识点的时候,往往很难通过课堂学习和教师指导来掌握其内容,更别提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动手实践了。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进度,有效引入一些能调动学生视听感官、激活学生情感共鸣的音频、图片、视频等元素。结合课堂教学主题和目标,为学生构建动手实践情境,通过场景再现和环境模拟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互动条件。也可巧妙引入情境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
        例如,在进行“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为学生构建地理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观看国家地理的《地球成长史》,以及麦哲伦环球航海、郑和下西洋、从航空中俯瞰地球等影片。为学生设计情境问题:“你对地球了解多少?”、“地球如何划分?”、“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作用?”、“由地球仪可得到什么信息?”,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入手,利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画出地球简笔画,根据教材和情境当中所呈现的内容,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标出相关信息,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地球的形态,以及地球大小、赤道周长、平均半径等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利用三维立体模拟技术为学生构建地球模型,将之和地球仪进行对比。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毛线球、铁丝架、透明软管、胶带、橡皮泥等材料来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由师生共同评出最优作品。以地球仪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课堂学习和综合探究。
(三)开展合作实践探究,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必须要以客观、公正、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结合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阶段性目标和要求,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设置。合理的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地理知识竞赛、地图绘制、地理模型展示、地理实验演示等动手实践环节。另外,教师还需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的将4~8个学生划分为同一个地理动手实践小组。当教师公布任务之后,小组长则可以根据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优势进行任务的划分,通过自主协作、深入探讨、教师指导的方式完成综合实践目标。此外,教师也可设计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问题调查、环境调查、街头采访调查、路口车辆统计调查、地理问卷调查、生活社区调查等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入手进行实践,大胆的进行猜想和质疑,利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地理实践问题。还应要求学生在实际动手对实践过程当中产生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积极的进行实践、总结、反思。并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动手实践经验,为其他学生的动手实践提供依据和参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要掌握各层次学生的特性和特质,对影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科学预测,科学构建长效的地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对各个环节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开展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另外,教师还必须要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点和兴趣点,结合动手实践能力提升规律,拓展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转化静态化的初中地理课堂,为学生构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学习、深入研究的环境,全面激活学生的潜能和思维,使其能更快的攻克地理动手实践难题。这样不仅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动性和动手实践素养,同时也能为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动手实践教学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鸿涛.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J].中文信息,2020,(8):105.
[2]陈浩芳.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54):151-152.  
[3]陈卫.初中地理实践能力与培养[J].教育,2020,(9):90-91.  [5]翁建兰.初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0,(1):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