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学区刘庄小学 山东 枣庄 2772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词汇以及基础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要将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通过古代经典学说和经典故事,为学生打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基础,以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通过国学教育能够有效传播和弘扬国学文化。将国学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是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对国学文化的有效弘扬和传承。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展开讨论,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国学教育的有效渗透提出几点实施策略,进一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有效渗透
国学教育在新时期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学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也是有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将国学教育有效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正确并且深刻的认识,激起他们对国学的兴趣,并借此培养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学习视野,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将国学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和弘扬,进一步扩大国学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学习国学经典,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1.能够为学生创设健康成长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能够为学生创设健康成长环境,在小学语文中学习唐诗宋词时,教师给予正确引导,渗透国学教育,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等,则有助于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得到有效促进。
2.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当小学生学习小学语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然后将其应用于作文写作过程中,通过引用经典作品,可以提高他们写作业的能力。同时,对中华文化教育的知识点更加深刻。通过深入的探索,学生将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知识的魅力。在国学教育的影响下,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3.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盲目采用填鸭式教学法,难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完成语文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渗透国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并且在国学教育中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尊重父母,尊重老师,理解礼节,关心他人的人,进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1.善用多媒体技术,深度解读国学知识的内涵
国学知识无处不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国学知识较多,特别是一些古诗词,其国学知识内涵深刻。如果一味地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可能学生难以理解里面的国学知识。所以,可以巧借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像的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直观体验,然后由教师引导,让学生深刻体会里面的国学知识。比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雪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涵盖的国学知识进行解析。
教师可以在开课之前搜集雪梅相关图片、视频等,制作成相关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进行展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通过视频这种方式直观感受到雪梅的魅力,进而能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让学生能更加感受到雪梅的魅力。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国学经典中关于雪梅的经典著作对本诗的主题进行升华,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范成大的《鹧鸪天(雪梅)》作为相关知识拓展,让学生加深对雪梅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在总结中进一步升华主题,看似是雪和梅的争春,实则是在告诫人们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做到取长补短,学生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改正缺点,实现进一步成长。教师要在教学结束之后及时反思和总结,深挖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涉及的国学知识,然后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国学教育,培养某种优良品格,这样才能够使国学教育的价值作用得以体现。
2.深入解读,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兴趣
国学知识的魅力在于从一首古诗、一个故事,甚至一个成语,都能够反映出深刻的知识内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兴趣,教师需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深入解读国学教育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以致用。比如,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精卫填海》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对该故事进行详细了解,《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学生对神话故事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借此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整个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加以指导之后自由编排出《精卫填海》整个故事,学生可以在扮演过程中对该故事产生新的理解,对精卫有不一样的认识。在角色扮演结束之后,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解读,通过精卫坚持不懈填东海,表现出她做事有毅力、能坚持的精神,以此告诉学生不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意志坚决,不畏艰难,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既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让学生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知难而退,要坚持不懈的勇气和精神,从而有效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课下要及时反思,国学教育的渗透,有时可借助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如上述提到的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学生也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避免教学过程突兀现象的出现,进一步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3.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如我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形可识,有音可读,可以指导学生练习汉字的宋体、楷书等练习,通过临摹,学习汉字的写法,通过了解书法的精髓。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程门立雪》等成语故事,然后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对这些成语故事进行自主思考,问学生通过这些成语故事阅读明白了什么道理,以此培养学生刻苦读书、勤奋好学的中华传统美德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学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教育教学价值,将国学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对学生产生深远的积极意义。国学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还需要教师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和实践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对策,将教育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发扬更好融合,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范德海.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28):183-185.
[2]魏学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7(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