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莲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 25730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因此,我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走进孩子的心灵,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自豪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只要我们用心浇灌,总有一天会开出绚丽芬芳的花朵。
——题记
周一下午放学后,学校像往常一样开全体教工会,我坐在会议室里却忐忑不安,因为我的手机一直震个不停。会前我班学生小磊(化名)的父亲打电话来说要请我吃饭,被我回绝后,就一直不停地打我的手机……校会结束后,我又去教室打扫了一遍卫生,以此来拖延时间。走出校门时,已是华灯初上,路上行人很少,我暗自庆幸终于又躲过了一次家长的宴请。然而,当我看到校门外小磊的父亲那固执的身影时,我的心又凉了。于是我故意编了一个理由:家中老人生病了,我急着去医院。见我一脸的焦急,他相信了,于是很诚恳地说:“张老师,小磊这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家也很少和我们交流,让您多费心了……”还不等我回过神来,他就将一个红色小纸包扔到了我自行车的车筐里,随即发动起停在路边的白色丰田车消失在茫茫夜色里。无奈我疲惫的双腿根本无法追上那疾驰而去的汽车……
回到家我打开纸包,一张面值300元的超市购物卡映入我的眼帘。我当然明白小磊父亲的意思:他是想通过这种送礼的方式,让老师给予小磊特殊的照顾。这该怎么办呢?我一时左右为难:收下吧,显然有悖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有悖我的做人原则;不收吧,又该怎么还回去呢?交给孩子,显然不妥。我想小磊的父亲肯定不希望孩子知道这件事,因为这样会破坏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该怎么办呢?我绞尽脑汁,寝食难安……
就在我辗转难眠的时候,我有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第二天,早晨的晨会上,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升入一年级已经两个多月了,大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天我要从咱们班中选一位进步最大、最优秀的好孩子,我要给他的父母写一封表扬信。”孩子们听了都非常兴奋。接下来的每一节课,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每个学生都在很认真的对待这次“竞选”,都渴望得到那封从未见过的“表扬信”。
下午最后一节课,当我宣布本次进步奖的得主是小磊同学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小磊却用惊讶的目光望着我,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同学们一起鼓励他:“小磊,快去啊,快去领表扬信啊!”小磊快乐地跑到我面前,接过我手中那精致的信封,脸上褪去了羞涩和惊讶,挂满了自信和喜悦。我还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表扬信是给家长看的,小朋友不能自己打开。假若你忍不住好奇偷偷打开了,信上一切赞扬的话都会消失,它就会变成一张白纸。”
小磊永远都不会知道这封“表扬信”的秘密。其实所谓的“表扬信”就是我写给小磊家长的一封简短的信,信中藏着那张300元的购物卡。我在信中这样写道:“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您望子成龙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同时我也希望您能尊重我的选择——请把购物卡收回。如果您真想送我一件礼物的话,就请多给予孩子一些关心和鼓励吧,每天给孩子一个热情的拥抱,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最后,让我们共同保守这个秘密,让孩子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吧!”
此后的每一天,我发现一向沉默寡言的小磊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作业非常认真,写字干净漂亮,课堂上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小脸上每天都带着灿烂的微笑……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一个月后,我在给小磊批阅“阅读存折”时,一张带着淡淡墨香的信纸悄然滑落,我轻轻地把信纸打开,几行秀丽的钢笔字映入我的眼帘—— “张老师,谢谢您。看到小磊的变化,我们做家长的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又为自己的某些‘举动’感到惭愧。祝您健康、快乐、美丽!”
一封“表扬信”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肯定,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自信的种子。我想,这颗珍贵的“种子”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最终开出绚烂芬芳的花朵。我要把“表扬信”继续写下去,因为我想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一下赏识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