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燕
湖北省恩施市实验小学,湖北445000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之一,是实现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选择,它是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它融合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强大的交互功能有效解决传统数学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工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简便易行的快捷操作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灵活的书写功能充分解放老师的双手,有效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切实提升老师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融合,利用有趣的教学资料丰富当前的教学资源,提升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交互式教学功能对当前的教学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将课堂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引导小学生进行合理的思考,通过自身的见解将遇到的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而找到学习思路,提升学习效率。
一、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人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亿有多大》一课为例,这一课是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结束后的一个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活动中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大数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于是我把知识目标确定为:通过探究活动借助实物对具体的数量的感知,利用可以想象的素材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能力方法目标设定为: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了解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教学建议1课时,而大数的理解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严格意义上讲1节课40分钟的时间远远不够学生去实践探究。于是活动中老师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现有认知结构,“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化抽象为直观,由直观到抽象,在确保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并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
开课我利用课件呈现满屏密密麻麻的小绿豆,抛出了问题(猜一猜这里大约有多少粒豆子?)。在学生的惊讶声中老师用一直被学生称为“有神力”的手掌轻轻一擦,借助擦除功能呈现出了“添加蒙层”技术蒙住的天平图片,再次抛出问题(这些豆子有多重?);接着在学生倍感惊喜的表情中继续轻轻擦除对应区域,这时被蒙住的麻袋(50kg∕袋)图片被打开,又一次抛出问题(如果用麻袋将这些豆子全部装起来,大约要多少个麻袋?)……一连串的问题配合课件的呈现充分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学习热情迅速高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不再由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改变了自己曾经的学习方式。巧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了从小数到大数逐渐增长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用视觉帮助学生逐渐理解数从小到大的概念,先从视觉上建立一个整体印象,为后面的抽象推理埋下伏笔。
二、妙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小学生对于一些有难度系数的知识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困难,于是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引入相关的教学资源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如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课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畴,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形成初步的立体图形的基本模型,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但因为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水平的局限性让他们一时半会难以建立起正确的空间观念。教学中经常有部分学生对照纸巾盒、包装盒等实物时能迅速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也能说清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撤掉实物,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图再去找“顶点、面、棱”时总感觉有一些障碍。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于是我调用白板中的几何工具,让学生借助几何工具在白板中画出长方体、正方体,通过“展开、收起、旋转、填充颜色”等引导学生将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由直观实物自然过渡到抽象图形,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感。
三、活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以来,老师们学会了制作PPT课件辅助教学,PPT的引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中有了师生的互动,节省了活动空间,解决了有些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操作等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介入却让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突破性的转变。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倍数和因数》中的《2、3、5的倍数的特征》时,在学生明确“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后,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工具栏中的“课堂活动”,运用“趣味分类”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判断这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并将其拖动到对应的区域,当学生的操作正确时,这个数就进入房子里,如果判断错误拖动的数字被弹回去。学生可以单独一个人将奇数、偶数区分并送到各自的房中;也可以两人同时操作其中一人负责找奇数,另一人负责找偶数,还可以挑战老师和老师PK。这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单纯性练习,游戏化的练习活动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兴趣自然浓厚,而老师的教学模式由牵引、指挥学生学习转换成与学生建立学习关系的合作学习,由原来的教学统领转变成当下的学习伙伴,教师的“教”真正意义上变得轻松高效,教学模式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行为上都有了彻底的改变。
四、善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增进师生的课堂互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不断融合,可以有效的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而促使当前的课堂呈现出多元化,拥有更多的课堂生成,丰富老师当下的课堂教学。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中的《异分母加减法》这课时,理解“异分母相加减时要通分”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练习时也特别容易出错,导致计算结果不正确。于是老师借助互动白板里面的 “几何工具”设计互动课件,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异分母相加减的通分过程形象直观化。如?+?,用同样大小的圆来表示分别表示单位“1”,各自平均分成2份和3份,用颜色涂出其中的1份分别表示?和?,直接加不知道等于多少;启发学生会想到:将单位“1”平均分成6份,于是原来的?就是六分之三,?就是六分之二,这下就变成的同分母相加,自然就能算出结果。学生通过白板互动,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方便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增进了师生的课堂互动。这样的数学课堂既有师生间的互动,也有生生间的互动,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促使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要求。
五、结束语
当今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到底该如何提升我们的高效课堂有待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深度思考。但依笔者之见“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式教学功能无疑是辅助教学中重要的媒体之一,“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必将是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保障。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在不断学习、实践、研究中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交互使用功能,让“交互式电子白板”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赵峰.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载体,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255-256.
[2]张婷.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6(03):78-80.
作者简介:朱晓燕;女;1974.05;本科;湖北恩施;恩施市实验小学;一级教师;小学教育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