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乌牛第二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作用影响下,部分班主任依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甚至部分班主任从不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当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即使能力再强,思想道德低下依旧不会被社会所认可。所以,为了将德育全面渗透到初中教育中,需要班主任强化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教学,运用丰富的方式来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德育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渗透方式
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树立正确行为习惯、良好品质的重要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逐渐被更多人所注重。对于初中生来说,既要提升学习能力,还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因此,需要初中班主任积极改进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及时为学生渗透德育教学。下面,本文就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渗透的方式进行探讨。
一、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要明确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主要的教育任务,并不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还需要拥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就是德育素养。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班主任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设计德育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传输,才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的有效保障。
例如,在初中课程安排上,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班会,将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设计进去,为学生开展德育主题的学习活动。当已经确定好学习内容之后,班主任就需要找一些和德育主题有关的素材,为学生展示。班主任可以整合目前流行的德育理念作为班级活动的主题。如,爱国、和谐、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确定好主题之后,就让学生学习。在学生学习完成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感想,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或者班主任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园的德育活动。如,演讲比赛、爱国主义教育、参观文化馆等等。或者,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宣传德育思想、做好人好事、到社区帮助孤寡老人、去养老院义务服务等活动,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德育品质。通过这些活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学生德育的良好发展,也促进德育教学能顺利开展。
二、做到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在班级教育中,班主任是树立学生正确行为习惯的传播者。由于班主任长期和学生生活在一起,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将会影响到学生。所以,这就需要有人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为了更好的渗透德育理念,需要班主任约束自己,优先管理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习生活中,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优先管理好自己的行为,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样子。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出榜样,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
例如,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行为习惯的活动。
班主任可以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说说自己在新学校的生活和感悟,通过让学生明确自己已经成为初中生,从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或者,班主任要注重时间观念,做到不要迟到、早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样子,可以让学生形成上课不迟到的好习惯。或者,班主任要积极地与学生打招呼、问好。这样能为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正确行为,能够让学生学会尊重教师、父母。再或者,在课堂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样能让学生激发出对学习的乐趣,还能自愿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效掌握教学重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品质,还能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动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多元渗透方式,发展学生德育兴趣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输出,却忽略对学生输出的方式。所以,在单调的德育输出中,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德育内涵,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降低德育教育的质量。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班主任及时改进德育渗透方式,积极创新,不断优化,运用丰富的管理方式来教育学生,想方设法的让学生能自愿加入到德育学习中来,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例如,情境学习就是一种生动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学生德育的渗透。所以,在德育学习中,班主任可以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有关德育的视频等内容。如,《感动中国》、《大国崛起》等。让学生欣赏、观看这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物。同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视频中的人物,当你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做?做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考虑到后果?可以在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自己的想法。”将德育渗透方式进行多元化,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能够发展学生的兴趣,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校园德育建设,提升学生德育品质
学校是学生学习德育、感受德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正确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而良好的德育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德育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德育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借助学校的力量,为学生建设校园德育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德育理念。
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学生进行班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或者对教室进行相应布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班级环境对自己德育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可以利用资源来强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后勤保障以及校园卫生和安全,这样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校,来为学生组织校园德育演讲比赛、德育文化主题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德育、体会德育。最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加入到班级制度的建设当中,让学生体验一次管理者。这样学生可以主动遵守班级制度,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德育是一种品质,它不是快速形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才能养成。要想将德育渗透到初中教学中,需要班主任先改进自己的德育思想,创新教育理念,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为根基,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做到以身作则、多元渗透方式、校园德育建设等方式,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为学生带来全面的德育学习。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品质,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珑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25):156.
[2]张苏法.班级管理应当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2).
[3]徐宁.初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探究[J].学周刊,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