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徐宏伟
[导读] 小学生在玩闹的年纪,正处于精力十分分散的阶段,
        徐宏伟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华巷小学    233707
        摘要:小学生在玩闹的年纪,正处于精力十分分散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为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数学工具”、“数学游戏”、“数学竞赛”三个方面入手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联系书本上的知识,使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工具运用;游戏设计;组织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事物上能够走得有多远。毕竟,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十分情绪化的阶段。有时候,他们就是因为不喜欢一个科目,从而放弃在这一科目的努力。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数学工具的运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使用数学工具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容易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为了方便学生观察工具的操作流程,老师一定要拿一个型号大一些的工具。结合手中的数学工具,老师讲解完书本上的知识点,可以把工具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在小学生眼里,数学工具是一件很有趣的玩具。正是因为有趣,他们在玩乐的过程中会主动产生学习愿望,将自己上课学到的内容通过数学工具表现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大数的认识”这一知识内容时,老师可以通过计数器这个工具让学生们了解大数的读写。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练习,老师可以多拿几个计数器让学生们结成小组进行实践学习。在讲解计数器时,我们要向学生们说明计数器包括三个数级分别是亿级、万级和个级。计数单位的亿属于亿级,千万、百万、十万、万属于万级,千、百、十、个属于个级。这些计数单位上都会有一个数字。读数时,我们需要把这个数进行分割,从右往左每4个数字是一部分,我们只需要把每一部分的数读出来再加上与之对应的数级就可以了。像我们在计数器的亿上拨下3个珠子,千万上拨下6个珠子,百万上拨下4个珠子,十万上拨下9个珠子,万上拨下2个珠子,千上拨下4个珠子,百上拨下8个珠子,十上拨下1个珠子,个上拨下3个珠子,这个数就读作:三亿六千四百九十二万四千八百一十三。除了个位,如果相应的位数没有珠子,就读作零。像我们把百万上的4个珠子拨回去,这个数就读作:三亿六千零九十二万四千八百一十三。如果末位没有珠子,那就不读。像我们再把十上和个上的珠子都拨回去,这个数就读作:三亿六千零九十二万四千八百。老师向学生们讲完知识点后,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计数器,让学生们互相向自己的组员出题,拨计数器的珠子,再让组员读出这个数。老师可以在一旁监督学生们的答案是否有错误,以便进行指导修正。


        二、数学游戏的设计
        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如何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乐趣中收获知识,这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比如,在教学“认识方向”的课本内容时,老师可以在“丢沙包”的基础上设计游戏。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游戏规则如下:首先,这个游戏需要十个人来完成。然后,在地上画一个半径约一米的大圆。把大圆外围的区域按照正北、正南、正西、正东、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用直线分割成八个等面积的区域。这十个人有一个人站在中心的圆内,有八个人站在剩余的代表八个方向的区域内,剩下的一个人在区域范围外负责喊口令,相当于法官的职能。游戏开始时,先由站在圆内的人拿着沙包进行攻击。而法官负责喊出具体的方向,比如“东南”。这时,圆内的人听到指令,要拿着沙包攻击代表“东南”的人。如果击中,代表“东南”方向的人就要下场,圆内的人可以继续按照指令攻击其他方向的人;如果没有击中,就要轮到代表“东南”方向的人拿沙包攻击圆内的人,而圆内的人如果躲了过去就继续进行攻击,若不幸被击中,那他和代表“东南”方向的人要进行位置交换,然后再由新的“圆内人”进行指令攻击。最后,在持续的攻击下,剩下的唯一一个人,也就是“圆内人”取得游戏的胜利。这个游戏的设计是为了锻炼学生对方向的熟悉程度和反应能力。老师通过设计游戏让学生掌握了方向,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三、数学竞赛的激励
        小学生喜欢玩游戏,是因为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有很大的胜负欲,他们通过竞争的胜利可以满足其成就感。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个心理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检验学生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效果。具体的模式,老师可以借鉴知识问答节目《一站到底》,只不过将个人对抗换成小组对抗。在进行小组分组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亲密程度、学生的平时成绩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分组,要保证每个组的实力相差无几。而老师在小组竞赛开始前除了要准备胜利队伍的奖品外,最重要的就是根据整个学期学生们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题库的编写和设计,题库中涉及的题目一定要保证全面覆盖所学过的知识,在题库的最后一题可以设计一道有难度的附加题,也许这一题就是某个小组反败为胜的关键。在小组竞赛中的问题提问时,各个学生队伍可以同时在各自队伍的小黑板中写下答案,但每个队伍只能派出一人回答。回答正确加分,回答错误扣分。当然,每一道题因为难易程度不同,代表的分数也不相同,最后,分数最高的队伍获胜会赢得老师准备的奖品。老师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学生们在这个学期要结束时会组织这个数学竞赛,激励学生整个学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士气。
        数学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不仅仅是学科的义务,它更是一种责任。老师通过数学把乐趣和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化成学习的动力,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卢根礼.谈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
        [2]郭冬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