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仙竹
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 贵州 黔东南556699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活动大力推进以及素质教育广泛推行,德育已经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面对的一个课题,需要他们每个人在相关工作中付出比以往更多的精力。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时代迅速到来,并为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创新性变化。鉴于以上所述,高中阶段各个教师就可以恰当引入互联网元素,优化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效果。
关键词:高中阶段;互联网背景;德育工作
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高中阶段几乎每一个教师都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同时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要德育责任,所以就为做好相关工作而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活动,只为探寻更加科学适用的方法与策略。在此过程中,因为看到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活动融合的趋势,所以就开始借用互联网来开展德育工作,但从结果来看,他们对互联网的应用还不成熟,存在许多不足,所以无法切实达到理想德育效果。据此,高中阶段各个教师就需要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改进自己以往借助互联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持续进行创新研究,以便借助众多科学适用策略将互联网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迅速提升。
一、引用丰富素材,调动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热情
在传统德育工作中,很多教师都习惯单纯基于书本来进行口头讲解,可用辅助素材较少,且明显有些单一,所以通常很难聚焦学生兴趣,无法促使他们积极热情地配合完成既定德育任务,那么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发展自然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据此,在当前时期,高中阶段各个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引用丰富多样的素材,化解德育活动枯燥性,调动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热情,为其道德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实际向学生们传授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这一思想理念的时候,我在以口头形式完成理论性讲解分析活动之后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又借助互联网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教育引导。具体如:我为学生们展示了系列预先从网络上搜集的图片,引导学生们欣赏了我国的大好河山,具体图片内容包括雄伟的万里长城、奔腾的黄河等;我将自己预先搜集到的几段视频播放给了学生,有的视频主要介绍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诸多变化,重点是人们生活的变化,有的视频主要介绍了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艰辛等等;在课前准备阶段,我预先从网络上搜集了几首以爱国、爱家乡为主题的歌曲,其中包括《故乡的云》《我和我的祖国》等,于是就在课堂上通过信息技术设备播放给了学生,引导学生欣赏思考。此外,我还引用了其他一些有益辅助素材。这样引用丰富互联网辅助素材,我为德育课堂增添了丰富生动趣味元素,打破了既定枯燥机械氛围,所以充分调动出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思想理解效果。
二、建立宣传网页,丰富学生优秀道德知识积累
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教师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教授学生基础理论道德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才能相对应地指引学生改善内在思想认知与生活行为。但从实际来看,单靠教师进行口头讲解以及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显然有所不足。据此,高中阶段各个教师就可以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的宣传网页,便于学生随时观看学习,促进学生优秀道德知识积累迅速丰富。
例如,平时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从一直以来的经验我发现当前道德知识传输手段有明显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优秀道德知识积累速度,无法迅速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于是,我就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了一个以德育为专题的宣传网页,每天更新发布一些优秀思想道德知识,其中包括爱国守法、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助人为乐、保护环境等,同时还会为每一知识点配置形象解说图画。
在此基础上,我就将此网站网址推荐给了学生,要求学生们每天都要去浏览一下网页,至少理解吸收一条道德知识,同时要联系自身经历记下相应感悟,进而与同学进行一定较为深入的讨论交流活动。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几乎都逐步积累了丰富的优秀道德知识,为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探究活动以及切实优化自身综合道德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个性指导,提高学生思想意识改善效率
高中阶段学生们的个性特点愈加明显,而具体从德育方面来看,许多高中生当前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尽相同,而且他们的理解思维能力、文化视野以及生活经历也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他们理解吸收优秀思想道德念的能力自然有所不同。据此,平时工作中,高中阶段的教师们就有必要在开展统一教学工作之余,借助互联网手段加强个性指导活动,尽可能提高每个学生的思想意识改善效率,优化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在平时开展统一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我向学生们传授了勤俭节约这一优秀思想道德理念,并为切实改善学生内在思想认知而引用了多种有益引导措施。但是从结果来看,依然有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勤俭节约的意义,并没有对这一理念产生认同感,需要我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所以,在课下的时候,我就通过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QQ等交流工具与每个学生建立了紧密联系,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情况,并给予了每个学生不同的特别指引。具体如: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渥,觉得自己没必要勤俭节约,而就是这种想法阻碍了他们对勤俭节约理念的理解与认可,对于这些学生,我就借助图片为他们列举了一些负面事例,阐明了长期浪费的危害,使他们有了较为深刻的感受;有的学生则是因为先前教法无法吸引他们,所以没有高效理解我所讲内容,对于这些学生,我就从其兴趣入手,借助名人故事讲解等手段再次进行了生动讲解说明等等。这样在互联网辅助下,我在实施统一德育教育活动之余,又对几乎每一个学生进行了个性拓展指导,满足了学生个别需求,所以大大提高了学生思想意识改善效率,促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升。
四、重视家校沟通,促进学生切实优化生活行为
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在优秀思想道德理念的积极感染下改善平时生活行为,而不只是帮助学生储备丰富思想道德知识,优化学生主观思想认知。与此同时,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时候都难以高效达成预期德育目标。所以,在当前环境中,高中阶段各个教师就需重视家校沟通,借助互联网与学生家长取得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切实践行优秀思想道德理念,优化其平时生活行为。
例如,平时基于“热爱劳动”这一主题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因为从以往经验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单一学校教育的不足,所以我就通过互联网微信等平台与每个学生家长取得了联系,时时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展开讨论交流。具体而言,我经常会将学生们在学校的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会了解学生们在家里是什么样子,与学生家长共同商讨准确定位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需求等,从而总结出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培养措施,引导学生了解热爱劳动对自身生活的意义。另外,我也会对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进行一定指引,如鼓励学生家长定期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诸如采摘水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这样,基于互联网的助力,我就与学生家长合力促使学生接受了热爱劳动思想,使他们针对性改善了平时生活行为,开始积极参与一些劳动实践。
总之,在当前教育教学背景下,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要,高中阶段教师们所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而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渗透则为教师德育指引了新的方向。据此,高中阶段各个教师就可以基于互联网研究总结系列科学德育策略,为学生创设优质环境,尽力促使每个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朱雪云.“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德育新挑战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8(20):17.
[2]梁二霞.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