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对初中生进行德育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张朝怀
[导读] 德育教育是初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初中教学中实施德育
        张朝怀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第二中学  655813
        摘要:德育教育是初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初中教学中实施德育,可以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体文化水平,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管理效果,可以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在教学中全面实施德育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教学反思和实践。本文结合德育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希望本文的教学观点可以带给更多教师教学启发,也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教学策略;综合发展
        目前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处于不断摸索和尝试的阶段,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针对当前的德育教育现状,初中教师应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尝试和探索,保障德育教育能顺利开展。总体而言,初中教师要从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做起,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提升家校共育的效果,促进学生高效发展,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策划一些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多样的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本文将从这些观点处落脚,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本文的观点能带给更多初中教师思考,提升初中德育的实效性。
        一、严守师德师风,引领学生成长
        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促进班级德育水平的重要前提,在班级德育管理中,教师可以先从自身的师风建设方面入手,将教书育人的风范展现给学生,并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引领学生在细微处做出改变,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方面,教师要要付出师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师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要关爱班级的每个学生,不因学生的出身和家庭地位的不同而另眼相看,让每个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引导他们也树立爱心。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教师应严守师德师风,对待同事要有亲和力,只要别人有困难,自己都要主动帮助;对学生,无论家庭背景如何,也无论顽皮淘气与否,从不因个人的好坏而分彼此,都一视同仁,一样关爱;对家长,无论地位高低,也无论贫富,都以礼相待,从不轻慢,共事和谐。此外,在生活中也要做好行为示范,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绝不要求学生做到,自己不想做的也绝不会强加给学生去做,答应学生要做到的事情一定要亲力亲为。只要教师肯做生活的用心人,只要教师善于做学生领头人,学生也一定会发生极大的转变,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会顺利开展。


        二、以真情系学生,以真心连家长
        在实际德育开展工作中,单方面凭借教师的一己之力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在家庭的生活时间也比较长,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为此,在实施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及时连线学生家长,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除了担任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外,我还担任政教工作,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现在的学生家长在外务工的较多,还有的一年到头奔波在生意场所,很少能顾及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寄予孩子的希望又特别高。为此,我平时和家长进行密切的交谈,了解学生成长的第一手资料,用心去温暖学生,还分析学困生的心理、性格特征,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一旦发现学生三五成群在玩或做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时,及时批评教育,使学生知错改正。此外,我还将学生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在平时多关注孩子的成长,一旦有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可以第一时间与我取得联系,我们一起想办法出谋划策,促进学生成长。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顺利,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很突出。
        三、引入多样活动,带动学生参与
        在实施德育工作中,教师不能将教育的视线紧紧盯在课堂之上,也不能只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一定的课外教育活动。初中生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教师可以带动学生进行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学生的思想觉悟,提升德育的实际效果。例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自己的亲身观察了解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学生谈谈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感。在“感恩”的话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他们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让他们走进养老院或社区,与那些孤寡老人聊天,帮助他们回忆曾经的美好,等等。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会被眼前的细小幸福所感动,提升他们的思想感情,促进德育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高质量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初中教师要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从自身的示范做起,从家长的联合教育做起,从课外实践活动做起。只有发挥多方的教育力量,才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德育的顺利开展,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正.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43.
        [2]雷田田.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学理论,2013(17):397-398.
        [3]刘轶梅,丁日杰.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J].教育探索,2006(04):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