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教师渗透德育的一些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龙江涛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师有了更高的教育追求
        龙江涛
        四川省泸州外国语学校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师有了更高的教育追求,他们要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那么高中地理教师具体该如何操作才能够取得好的渗透结果呢?他们此时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德育的渗透;结合学生行为来进行德育的渗透;结合学生性格来进行德育的渗透。
        关键词:渗透德育;地理教学;高中
        “教学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是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的,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教师要想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着全面的发展,他们就需要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而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转为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这样的话,学生在未来就更有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造成社会动荡的危险分子。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对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进行思考,并将思考结果进行实践。
        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
        高中地理教材课本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依赖的基础,平时教师只需要进行重点和难点地理知识的研究,但如今为了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挖掘课本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因为高中地理课本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从中所收获的德育知识是学生所需要的。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需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学习德育知识为辅,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节内容中,学生能够学到的地理知识有:1、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的标准2、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3、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4、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笔者通过对这四点内容的研究,可以确定一个德育主题,那就是“保护水资源”。学生在学习第三点知识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在学习到第四点的时候,笔者就可以趁机向学生进行相关德育知识的渗透,由此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拒绝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并且号召周围的人去保护水资源。与此同时,笔者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展,从水资源扩展到其他的自然资源,进而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德育知识。
        二、结合学生行为渗透德育
        学生的行为不光是学习方面的,还有生活方面的,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挖掘学生身上所欠缺的地方,进而有主题有计划地为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这样的话,高中地理教师所渗透的德育知识就是学生所需要的,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发展。当教师向学生阐明这一点的时候,学生就能够重视教师的德育教育,教师渗透德育的行为也彰显出了其价值和意义,让自身的教学质量有了保证。例如:从学习方面来讲,因为高中地理知识有着抽象复杂的特点,有些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显得异常艰难,此时他们就需要笔者和其他学生的帮助,笔者就可以借机渗透“乐于助人”的德育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注定会遇到困难,此时笔者就需要进行“迎难而上,永不放弃”的德育知识。从生活方面来讲,当笔者发现学生不恰当的行为,如见到老师不问好而是偷偷溜走、随地乱丢垃圾、课下经常在教室里大声喧哗等,笔者就会及时指出来,进而为学生进行相关德育知识的渗透。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慢慢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且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结合学生性格渗透德育
        前面两项是高中地理教师对德育渗透内容的研究,接下来教师要思考的就是德育渗透的渠道。在此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学生活泼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不喜欢枯燥无聊的渗透渠道,教师此时就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渗透渠道充满趣味,如多媒体呈现、游戏呈现、实践活动探索等。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有着很高的参与度,他们会积极地培养教师的德育渗透工作,进而让教师取得好的德育渗透效果。例如:笔者会经常根据德育主题来为学生进行各种素材的搜集,并且将之制作成动画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画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会让学生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笔者还会结合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来为他们设计竞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有关德育知识的抢答中去,并且对赢的学生进行奖励,输的学生进行惩罚。在让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应用时,笔者就会为学生模拟真实场景,让他们进行各种角色的扮演。这样的话,笔者就能够将德育知识有效渗透给学生,学生也能够快乐地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并且因此有着十分丰富的收获。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战的工程,高中地理教师不能够奢望一蹴而就。不仅如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想将德育有效地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中,他们必须要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课本教材,二是学生情况。前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后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高中地理教师只有围绕以上两个方面思考所得到的德育渗透策略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因而他们必须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沈丹燕.以地明理  以德育人——地理课堂德育渗透例谈[J].地理教学,2017(23):44-46.
        [2]胡庆玲,于学工,刘晓.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主要方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