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
云南省文山市思源实验学校 663099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在新时期下已开始突显出一些问题,成为目前教师探究的新内容,以制定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构建出高效课堂。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反思,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更好地彰显出美术的内涵,改变以往较为沉闷的课堂,让学生饱含热情的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索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问题;改进策略;探索
引言
美术课程不仅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学生的审美素养与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手段,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念与实际相结合,创设优美的课堂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一、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教学过于专业化,脱离生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学手段非常单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结果,严重忽视了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培养。另外,学生在开展形式化美术教学技法训练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感情升华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优势,这样一来就会逐渐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师资薄弱,教学质量不佳
初中美术课堂里,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是对学生潜在能力得以挖掘和释放的关键,以使之审美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实际上,初中美术教师的整体数量不足,且师资的水平也呈现出较大的不同,可谓参差不齐,对于不同时期的教学任务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故教学质量略显不足,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有力地提升。
(三)教育主体不明,忽视了学生的美术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角。但在实际的初中美术学科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美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占据课堂活动的主导地位,将教育内容“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意识培养,也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变化和情感的沟通与互动,进而导致学生在美术教育活动当中从受教者的身份转变成“看客”,使得其逐渐失去了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初中美术教育活动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二、改善初中美术教育质量的有效应对策略
(一)尊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美术学习中的真正主体,对此,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是自己一味地讲与教,还应当认真考虑学生的实际美术学习需求,让学生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这节内容时,美术教师不能单纯照抄照搬教材,将理论性的美术知识点“倾倒”给学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大胆展开联想,尝试结合所学的美术技巧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制作实用的、美观的生活用品。这样一来,就会给予学生美术学习更多的自由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对美术学习持有高涨学习兴趣及热情的同时,能全身心地参与到美术学习、美术创作的过程之中,这无疑将显著提升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效率及质量。
(二)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建设生活化课堂
初中美术教师在利用兴趣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学习情况,合理开发和利用多方资源,建设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为提升教学效率奠定基础。如在春天到来时,教师可以“春天”为主题要求学生绘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中春天的美景,了解学校的布局、景色搭配以及色彩搭配等,围绕观察到的现象完成绘画任务,以创新性的方式描绘出校园春天的景象。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多方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生活化的课堂。这需要教师将美术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融合,拓宽教学思路,利用生活化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近自然、走近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学生绘画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有利于学生养成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从审美的角度审视当前的生活环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美妙,从而创作出高于生活的美术作品。
(三)整合美术资源,创新授课手段
新课程的推行下,美术课堂也随之改变,需教师突显出美术的时代和灵活性,与学生成长中的身心需求相契合,使之真实的需求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初中美术的课堂中,通过对新课标的深究,教师看到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后续的运用等方面已不能再沿用以往的方式,故纵览全局,审视以往的授课方案,寻找到其中不足,对授课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模块化,利用互联网资源等对美术资源进行整合,巧用学分制的管理,让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中释放个性的特点并在课堂活动的参与得到一定的发展,正视自身的优缺点,有方向地去弥补美术中的短板,使之主动性提升。新时期下,教师的观念不断地转变,不再对学生提出过多的要求,同时退居点拨的位置,通过多样化的美术资源和双向的互动将学生推送至课堂的中心,使之在每堂课中都能获得自身想要收获,不再被灌输,而是通过探索来满足好奇心,使课堂饱含不断的活力与生机。
结束语
初中美术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耐心讲解和平日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陆续掌握相应的绘画技巧,但因美术无逻辑与固定的公式,故新时期下突显出诸多的问题,部分学生都处于机械的模仿状态,思维受到一定的禁锢,使之创造力无法释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寻找改进授课模式的策略,将美术知识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传递至学生脑中,使之感受到美术的魅力,燃起参与的热情,在愉悦的气氛下释放出自身的潜能,创作出有新意且饱含时代气息的作品,心灵随之得以陶冶,看到周身的美好而放松以往紧绷的大脑,更好地参与各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夏天.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
[2]魏立晓.初中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的实践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
[3]黄斐.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