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李芳
[导读] 在中国,汉语是通用的语言,是所有知识的基础
        李芳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
        摘要:在中国,汉语是通用的语言,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在教育方面,语文同样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养成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是做好其他科目练习题的必要条件。而在语文教学中,识字又是最基础的部分。任何一个不能识别题目中所有汉字的学生都不可能获得好成绩。因此,加强识字教学十分重要。在过去,我国的小学识字教育一直过于看重教师的传授过程,却对学生的吸收、理解缺乏重视,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意图让他们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增加识字量。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收效甚微,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发掘毫无帮助。因此,学校应当对此进行改革,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引进更具趣味性的情境化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A
1互动教学 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互动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元素。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完善课堂互动模式,并拓宽互动教学范围,提高互动效果,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识字任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应注重各个教学元素之间的互动交流。一是教师应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调动学生参与汉字认读、运用、书写的积极性,在平等的互动中主动融入多媒体识字氛围,并以逼真的识字情境为纽带,增进师生之间的知识与情感联系。二是教师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并利用教学设备展示互动任务,引导学生之间结合自身的汉字积累及识字经验,完成互动任务,加强合作沟通,提高识字效果。三是教师应注重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中阅读文本,完成汉字识记,并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四是教师应注重课上与课下的衔接。教师在完成课堂交流后,利用网络平台,将课后学习纳入网络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及时点拨学生识字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课后巩固与拓展。
2拟人识字
        在趣味识字教学中,教师通过把汉字进行拟人化的设计,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汉字奥秘。在对汉字的认识中,学生借助拟人化的引导,也能产生更加浓郁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蝶、碟、喋”这三个汉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一定的拟人化设计,来帮助小学生更好掌握一定的汉字字形规律。如“蝶”像一个拿着小虫子的巨人,“碟”就好像是坐在石头上的巨人,而“喋”就像一个口才很好的小巨人。教师通过拟人化的识字训练,借助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教师辅以适当引导,能够拉近初入课堂的小学生与汉字的距离,让他们感悟、享受识字的过程。[4]
3以插图识字,激发识字积累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随文插图是个独特的资源,可以启迪学生擦出思想的火花,对其中的美进行多元的解读。(一)插图随内容配字小学语文的助读,在插图的色彩设计中,其实也是课文情致的展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此进行“配字”活动。在观察配图时,教师相机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字体积累,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汉字的积累和应用,还可以学到不同的生字。当我们看到《寒号鸟》一文的插图,看到寒风中瑟瑟发抖蜗居于崖缝中的寒号鸟,借助观察和联想,教师顺势指导学生在旁边写上“哀号”“得过且过”。而对于其中不会写的字,如“哀”,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字形构成、演变,让学生在仿写中感悟。(二)插图增加语言配字在很多插图中,教师可以适当添加人物语言来帮助学生将插图更加美化。

利用插图识字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对插图进行一定的美化,让学生在插图中加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也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插图,对文中的另一个片段画一幅小的插图……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爱学语文。在这个时候,教师适当给人物或者风景配上一定的汉字,更可以激发这种学习的乐趣。如在二年级课文《我要的是葫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抛开文本,仔细观察课文配图,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也可以让学生给葫芦设计一个造型,给动画角色配上汉字,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趣味十足的拓展学习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来加强学生学习汉字的效果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字与生活之间紧密连接,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相关的生活案例,保证学生能够进一步联想,加深学习汉字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人这个汉字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告诉大家人是指一种高级动物,并有自己的思想和活动能力,而从是由两个人组成的,因此具有随从的含义,在讲解汉字众的时候是由三个人组成,这表示人具有很多,所以学生也能够立刻理解众的含义。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识字游戏的相关活动,让学生通过短片来进行观察联想的方式来猜字,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通过识字活动来开展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比赛,学生可以讲解自己所记忆过的所有成语故事,然后大家一起共享故事内容从而加强这次记忆,比如有学生会讲亡羊补牢或者是刻舟求剑等相关故事,因此在学生描述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生加强对汉字的记忆。除此之外,要是可以在班级内开展相关的汉字类比赛,让学生对自己记忆的汉字进行展示,从而挖掘学生认识汉字的潜力。我们要让学生回答相关颜色的汉字,只有在这些汉字具有较为基础的情况下,才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总结记忆,体会到我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6通过创设文化情境保证学生文字感知能力提高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在汉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汉字的数量较为庞大,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相对较大,但是汉字却有一定的文化规律蕴含在其中,因此我们可以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相关的文化情境来保证学生识字学习的效果。在讲解汉字偏旁的过程中,两点水或三点水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但是学生能够认识偏旁部首,却不能够明白其中所包含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对这些部首来进行解释。例如,三点水的主要含义就是与水直接相连,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具备三点水偏旁部首的汉字进行罗列,江、河、湖、海等这些与水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而学生也能够理解这些汉字的主要区别,而两点水却主要是指水的一种较为低温的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将冰冷等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其中的主要规律。而四点水与水之间也具有紧密联系,这种主要是指高温状态下的水,煎、熬、煮等字词,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只有在这样情景化教学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更加理解汉字的主要内涵。
结束语
在小学学习阶段,识字写字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主要掌握的内容,写好字也是语文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新课改着重强调写字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规定小学阶段要在语文课上定期安排写字教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指导学生写字训练学习,以便为日后打好基础。但是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中,部分老师对生字规范书写不重视,选取的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并且写字学习本身也相对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小学生更没有兴趣学习写字,写字教学的成果并不乐观,从而影响了日后作文的写作。本文通过“部编”版教材对识字写字的学习进行分析探索。
参考文献
[1]徐轶.小学语文教材中拼音知识的选择[J].语言规划学研究,2018(01):47-50.
[2]霍维东.多种途径提高识字教学实效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106-107.
[3]李晓玲.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8.
[4]林敏,林丽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2):62-63.
[5]尹纯凤.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8(S1):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