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教师的爱与责任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陈小英
[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教育也逐步成为改革的重点之一,


        陈小英
        
        广西合浦县山口镇幼儿园  536122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教育也逐步成为改革的重点之一,教师们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幼儿的学习与日后的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其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帮助幼儿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提高对学习的探究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的教师比其他阶段的老师,更加注重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付出十足的耐心,要求教师能够理解自己肩上的爱与责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与作用,浅析幼儿园教师的爱与责任。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教学核心;教师责任;职业素养
        引言
        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胸怀去关爱幼儿,需要教师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不断升华师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并热爱幼儿教育,强化职业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可能对责任等问题产生迷茫的情感,责任是专业伦理的核心,之所以会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不确信感,是由于没有完全的明晰自己的责任。对于教师们来讲不论在任何阶段,都背负着教书育人之责。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老师们对幼儿更有着启蒙的职责,且由于年龄的影响,难度也比其他阶段的教学要大,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一、现今幼儿园教育的现状
        (一)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点也在不断提前,幼儿园教育就是时代教育特点下的产物,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阶段,其与传统教学模式所需要的应试目标不同,幼儿园教育大部分情况下,更加重视的是对幼儿们内在的培养。幼儿园教育相对来讲更加注重幼儿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兴趣天赋,有方向性的进行学习,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锻炼幼儿的表达和自主能力。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帮助幼儿进一步开发学龄前儿童的智力,相比起原来在小学之前很多家长让幼儿自己在家,既没有看护又没有适当的引导教育,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后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之处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最需要改进的问题,也是目前刻不容缓的缺陷,便是提高对幼儿园教育老师的培训,在幼儿园教育并未得到重视之前,对于幼儿园老师的选拔标准总是较为不严格,在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不断扩大之后,对于幼儿园教育的老师要求,也逐渐变得更加高。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模式介入幼儿园教育中,对教师的能力也有着更多的要求,同时教师专业素养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不耐烦等现象,对于幼儿的教导没有尽心尽力,缺乏教师应该有的责任意识。
        二、幼儿园教师责任的的建立过程及难点
        (一)幼儿园教师的责任与爱建立过程的难处
        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潮流,出现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并逐渐在各个国家之间普及,但不同于其他国家已经完善的教育教学规范,我国的幼儿园教育规范,仍旧处于一种没有建立完全的状态,要完全建立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标准仍然任重而道远。幼教行业的专业者正在不断的摸索当中,但错综复杂的行业情况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无疑给教师增加更大的难度,在专业活动的困难中砥砺前行。当幼教们对自己的专业职责和职业素养出现迷茫的状态,就会被眼前的困境所牵绊,一次又一次的迷失,丧失应有责任与爱的教学。眼下的难题和未来教育者们,可能面临的更大的困境,需要教师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状态,引领幼儿园教育行业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责任的理论研究
        教师专业伦理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与幼儿、专业的客观参考,是专业伦理的一种外在表现,是教师在从事教育专业时,必须要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专业伦理约束着教师的行为,规定着教师的责任,帮助教师能够实现对幼儿的无私奉献,这也是对幼儿园教师最难且最高的要求。

专业伦理规定教师的职责,给出明确的要求:其一,教师要自觉地承担自己的专业职责,这是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肯定;其二,教师要以利他主义为根本去进行教育活动,为幼儿们的发展做出贡献,不断促进幼儿教育的有效发展;其三,要做专业中规范的执行者,为其他教师起到带头作用,幼儿园教师要肩负起应有的爱与责任教学,推动幼儿教育的高效发展。
        三、幼儿园教师以爱为根本要求
        (一)教师的爱是超越血缘等关系的师爱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普通的人际关系,更趋向于亲情血缘化的关系,但又不全一样,教育是一种纽带,将教师与幼儿之间联系起来。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讲,这种纽带会更加强烈。初入社会的幼儿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接触着不熟悉的人群,而只有教师会带给幼儿熟悉感。
        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们可以选择自己不同的职业,与其他的幼儿进行互动,自己模拟一个小型社区,通过老师适当的引导,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不确定的问题如何解决,有效锻炼孩子的思考和实践解决能力。因此在幼儿与教师的相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利他主义为基础,将爱投入进去,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还包括对幼儿们的感情,才能真正做到大爱,将教学事业完整的实行,以爱之教育为孩子们灌输成长所需。
        (二)师爱是解决专业伦理困境的方法
        师爱不仅体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更重要的体现在教师本身,对幼儿教育之爱的理解和包容的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几乎每个教师都会碰到责任上的难题和困境,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能够产生的价值贡献出现疑惑。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责任产生迷惑,主要是由于其面临几种不同的、相互矛盾的价值理论,干扰其幼儿教育的选择。而当师爱真正的稳固下来,帮助教师们发现其在从事教育活动时,能够收获的人生的价值,使教师有效走出专业责任的困境。
        例如:在教学中尽量的引用户外活动,吸引幼儿的兴趣,根据教学的目标,给幼儿们设置不同的游戏环节,在讨论气象时运用到小组讨论,发现不同的动植物种类时需要单独寻找等多项任务,锻炼幼儿的全方位能力,充分利用师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做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年幼的个体来培养,而且要把幼儿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未来社会成员来培养,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负责,为其一生成长奠基,这也是对幼儿和社会做出的教师职责。
        (三)教师对于师爱的体现方面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师爱主要体现在于,幼儿的日常交往之中,作为教师的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对幼儿教育与爱同行。在与幼儿的日常交往中获得不同的感觉,教师教育幼儿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成为教师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地震和火灾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们亲身实践躲藏的技巧或进行演习,感同身受使幼儿能够最快的转化学到的知识,帮助幼儿掌握更多日常知识。教师们在与幼儿们探讨的时候,能够和幼儿一起进步,发现幼儿身上有各具特色的潜能,挖掘孩子学习的天分,鼓励孩子们去自主探究,从而把幼儿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谨遵自己的职业道德,遇到迷茫的困境时,要及时的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幼儿、不懂得施爱于幼儿的教师,没有资格做幼儿园教师。热爱幼儿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责任同在。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王雪娟.品位经典,2020(05):100-101.
        [2]浅议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杨洋.才智,2020(18):218.
        [3]王青.浅谈幼儿园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07):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