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圆圆
永嘉县瓯北第七小学 浙江 温州 325102
【摘要】:为激发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教师应注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创客教育来实现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利用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手段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创客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技能,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制订符合当代教学体制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自由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科学;有效实施
一、创客教育概述
创客教育是基于新时代发展起来的创客概念。 创客是指通过创新和努力将创意变成真实的人,其中“创”即指创新,“客”则是指从事某一项活动或工作的人[1]。创客的由来最初起源于“mak-er”这个英文单词,是美观麻省理工学围观装配实验室的一个新兴实验课题。而创客教育就是创客文化与教育事业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以项目学习作为教学基础,通过使用相关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和教学设备,鼓励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进行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对实现我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核心素养”这一教学任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在创客教育中,充分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开展以学生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重知识实践以及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进而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为一体,充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强化教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知识创新意识的激发以及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科学活动中创客教育实施措施
1.创客教育与集体合作学习的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以其团结、互助、友好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创客教育也倡导学生要互相学习,乐于助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人机互学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老师要多利用课余时间以及课外拓展时间带领学生们进行活动素质拓展,比如:带领同学们前往3D打印室,让同学们感受3D打印的奇妙之处,并可以进一步的让同学们进行创作,比如,以杠杆教学为例 ,教师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古代战争的场景,吸引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对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工具——抛石机进行分析,由此得出阻力臂和动力臂的杠杆元素,然后问学生:“假如我们要设计一台抛石机,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抛石机各个部分的形状,并标明抛石机各个部分的长度、宽度等数据,从而完成草图的制作。之后引导学生分析草图,整理出完整的数据。随后,小学科学教师打开专业的软件,并让学生依次报出个人制作的抛石机的相关数据,从而完成抛石机的整个制作,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个人想法变成现实的成就感。
同时,教师教授学生此种软件的使用方式,让学生从中对个人的数据进行完善,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抛石机,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2.通过现代网络平台,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与再创作
创客的目标是将创意变为现实。创新者教育成功的标志是创新。展示和分享具有开创性的成就可能会产生思想冲突,释放学生的灵感,并激发教师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使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出色的作品放在学校的云教育平台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共享和再创造的机会。作品的分享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乐趣,同时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
3. 创客教育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小学科学是基础科学成就的精髓。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认识科学和感知科学的重要学科。在当今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科学知识认知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形象深刻地见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结合当今时代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地扩展,拓宽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视野,提高了科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一课中,教材提供了三个探究活动:按一按、放一放、摸一摸。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过不同的加工改造,让材料有了新本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较为简单,学生能轻松地完成任务,但因为活动简单导致学生探究欲望不高,同时任务的结果也是千篇一律,缺乏了创新意识的培养,笔者根据课程目标,设置了小恐龙过河的情景,让学生帮助小恐龙过河。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将纸折叠出不同形状的桥面,并进行多次反复的测试。因为答案的多样化,学生热情高涨。因为答案的开放性,学生的创意无限。这种教学不仅体现孩子对知识的理解,也包含了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的智慧,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小“创客”[3],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
4.创客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当然,创客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练习过程。学生必须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简单的电路”一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接通电路之后,小灯泡就会发光,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在科学课外活动中,小学生将课堂上学到到的简单电路知识在小组合作互助下,研发出简单的交通指挥灯。有的学生进行了自行设计,制作出了电动垃圾桶等等。
结论:将创客教育引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互助品质,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开展创客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设计,交流和创新平台,使他们在教学中开阔学习思维,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金琴,赵建川,王桥,等. 创客教育对中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J]. 考试周刊,2018(41):3-3.
[2] 高媛. 小学科学教育与创客教育的结合[J]. 新课程(小学), 2017(4).112-1123.
[3] 刘小钢. 创客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的研究[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11).156-157.
[4]陈霞,刘文志.创客教育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104.